在持续12天的以伊军事冲突后,伊朗军方高层近日公开透露,其在此次冲突中仅消耗了约25%-30%的导弹储备量,剩余库存仍超70%。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对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担忧。

"毁灭性反击"威胁下的战略克制

据伊朗准将阿里·法兹里(Ali Fazli)7月3日透露,伊朗在6月13日至24日的冲突中,共动用了约1500-2000枚导弹中的部分库存,主要针对以色列的军事目标,包括情报机构、空军基地及军工设施。法兹里强调:"这场战斗是被迫进行的,我们仍有足够的力量应对未来的挑衅。"他同时警告以色列,"若再做出蠢事,必将面临新一轮毁灭性反击"。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在此次冲突中首次大规模部署新型远程导弹,包括射程达2000公里的"泥石"弹道导弹和15马赫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并结合无人机蜂群战术,对以色列的多层防空系统造成严重干扰。尽管如此,伊朗方面明确表示,其真正的战略潜力尚未完全展现。

"长期战争"的准备与盟友动员

伊朗革命卫队此前已多次强调,为应对可能的持久战,该国不仅储备了新一代导弹和现代化装备,还通过地下导弹库维持持续打击能力。革命卫队高级顾问瓦希迪称,伊朗已启用老旧"流星-3"导弹补充火力,并暗示可通过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地区盟友分散以色列的军事资源。

此外,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6月26日的讲话中强硬表示,伊朗在此次冲突中"狠狠扇了美国一个耳光",并重申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打击石油市场的选项仍属"有效防御手段"。分析认为,伊朗试图通过展示军事韧性和地区影响力,向以色列及美国施压,迫使其在未来的谈判中让步。

国际社会的关切与博弈

此次冲突期间,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多轮空袭,精准斩首行动导致伊朗多名高级指挥官和核科学家丧生,包括革命卫队前总司令萨拉米。然而,伊朗的"饱和式打击"和新型武器亮相,显著提升了其威慑力。

美国虽未直接介入战斗,但近期对中东的外交访问被外界视为"战略再平衡"的信号。伊朗方面指责美国"暴露以色列软弱无能",并警告美英法等国若介入冲突,将面临更广泛的打击。

目前,伊朗与美国的第六轮核问题谈判定于本周末举行,但双方在铀浓缩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尖锐。伊朗坚持保留低水平铀浓缩权利,而美国则试图彻底遏制其核计划。军事专家指出,若以色列继续对伊朗施压,或美国调整中东战略,地区紧张局势恐将进一步升级,甚至波及全球能源市场。

以色列尚未就伊朗的"剩余导弹储备"及"毁灭性反击"警告作出直接回应。国际社会呼吁双方尽快恢复对话,避免冲突螺旋式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