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中海油研究总院宣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项目,在我国南海地区完成了新一轮的海试作业,未来将大规模开采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对于人类的新能源发展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重大利好!

什么是可燃冰?
那么,究竟什么是可燃冰呢?我们都知道"水火不容",为何冰却可以被点燃呢?说起来,可燃冰是一种人类未来的新能源之一,它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的,看起来好像是冰块一样的固体燃料,不过,它的主要成分之一却是甲烷,这也是它可以被点燃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种新能源,可燃冰的利用率极高,我们都知道,如今传统资源中,煤炭和石油资源是人类目前的主流资源,不过,如果未来人类全面使用可燃冰,由于可燃冰的密度是煤炭的10倍,这也让它在同样的规格下,可以产生更多的能量。

比方说,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释放至少160立方米的天然气,同时,全世界的可燃冰大约可供全人类使用1000年,这也意味着,即使我们短期内仍然无法实现可控核聚变,我们也不需要太过焦虑,因为还有可燃冰可以代替。
目前,我国南海的可燃冰储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已经探明的南海可燃冰,可供中国使用135年,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将它换算成石油的话,大约等于650亿吨石油!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种未来可供人类长期发展的新能源,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储量最多的地区,而且饱和度非常高。
不得不说,真的是重大利好了,毕竟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可燃冰还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伴随着日后的开采,也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并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说起来,除了我国南海地区之外,我国其它地区也有可燃冰,只不过目前储量还没有确定,不过,东北冻土带、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这几个地方,都已经确认存在可燃冰了,可惜,由于目前仍然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短期内也是无法进行开采的。

中国何时可以可燃冰商业化应用?
虽然人类发现可燃冰,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不过在世界上,仍然没有哪个国家正式开采和使用可燃冰,都是进行试采,当然,也都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开采问题,盲目开采,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目前,全世界一共进行过10次可燃冰的试采,第一个进行可燃冰试采的国家是前苏联,而且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了。
毕竟前苏联的地盘上,有着大面积的永冻土,其中也含有很多的可燃冰,随后,德国也曾经尝试着进行可燃冰的开采,再接下来是日本,不过这些国家都无法实现可燃冰的稳定开采,目前在世界上,只有我国可以实现稳定开采。

说起来,我国从2008年开始,一共进行了3次可燃冰试采,而且还创造了可燃冰单日产气量3.5万立方米的记录,可以说技术方面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不过即使这样,后续也需要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才能逐渐生产和产业化,最终如果一切顺利,大约会在2028年-2030年左右,正式进行可燃冰的商业化应用。
这也就是说,如果快的话,大约7-8年之后,我们在能源使用方面,可能就会陆续告别传统的天然气、煤气、石油等资源,逐渐开始使用绿色的可燃冰了。

那么,可燃冰在开采方面,究竟有哪些难点呢?上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如果技术不过关,盲目开采会导致地质灾害发生,这是因为可燃冰位于海底,如果在开采后回填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海底山体滑坡。
同时,海洋中也会出现大爆炸,这个时候,很容易引发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威胁到陆地上人类的安全。

当然,也会破坏海洋环境,一旦开采的过程中,大量甲烷泄漏,那么,可能会让海洋中的生物出现大规模死亡,从而打破海洋生态平衡。
甚至会让海水酸化,让整个海洋食物链都破坏掉,自然,如果情况真的如此糟糕,人类也是无法幸免的,所以,在可燃冰大规模开采之前,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