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酝酿数月的"双向奔赴"
11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宣布,俄罗斯对中国公民的对等免签政策将于近期正式生效。这一"双向奔赴"的友好举措,不仅让中国赴俄机票搜索量在24小时内暴涨数倍,更成为中俄关系迈入历史最高水平的生动注脚。
很多人不知道,这次普京宣布的免签政策,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中俄两国友好互信的必然结果,更是一场跨越数月的"双向奔赴"。

2025年9月2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对外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俄罗斯公民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只要过境不超过30天,均可免办签证入境。

中方的友好姿态很快得到了俄方的积极回应,仅仅三天后,当地时间9月5日,普京明确表态,俄罗斯将相应实施对华免签政策,作为对中方友好措施的对等回应。
普京当时就强调,这是两国友好的有力证明,俄罗斯非常珍视与中国的友谊,而这一政策无疑将极大促进两国人员往来,为商贸交流创造有利环境,让两国关系更加紧密。

从9月的承诺到11月的"即将生效",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俄双方完成了政策落地的各项准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此次表态中特别提到,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种关系以平等互利为基础,在涉及两国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且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对于中俄两国而言,互免签证并非简单的"通关便利",而是两国政治互信达到高水平的直接体现。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两个大国能够以如此高效的方式实现人员往来的便利化,既彰显了新型大国关系特质,也为全球国家间的互利合作树立了典范。
免签政策即将生效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在中国旅游市场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赴俄机票搜索量的"断崖式暴涨"。


机票搜索量暴增
根据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贝壳财经援引去哪儿旅行平台的数据显示,在普京宣布消息后的短短12小时内,莫斯科的搜索量和搜索增幅均成功跻身全球城市TOP10。
除了莫斯科,俄罗斯另一座热门旅游城市圣彼得堡的搜索量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

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显示,中国至圣彼得堡航线的搜索增速最为迅猛的国内出发地包括武汉、天津、乌鲁木齐、上海、广州等。
如果说搜索量的暴涨是"即时反应",那么元旦假期的机票预订数据则更能体现市场的长期热度。

航旅纵横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2026年1月1日至1月3日国内前往俄罗斯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32%。
在传统的旅游淡季,能够取得这样的预订增长成绩,足以说明免签政策对旅游市场的强大拉动作用。

机票搜索量的"狂欢"背后,是中国公民对俄罗斯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冰雪风光、历史文化、艺术氛围一直吸引着大量中国游客,但签证办理的繁琐流程、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成为了不少人出行的"拦路虎"。
而免签政策实施后,游客只需要带着护照就能说走就走,这无疑会极大降低出行门槛。

随着免签政策的落地,中国赴俄游客数量有望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大幅增长,这将直接带动俄罗斯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为中国的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平台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俄罗斯宣布免签政策即将生效、中国赴俄旅游热度飙升的背景下,1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相关问题。


外交部回应
毛宁在回应中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中方此前对俄罗斯实施免签政策,就是为了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好交往,而俄方此次推出对等免签措施,是两国友好互信的又一体现。

毛宁强调中俄互为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为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外交部的回应不仅肯定了免签政策的积极意义,更凸显了中俄关系平等互利、相互支持的核心特质。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俄两国通过深化人文交流,不仅能够增进民间友谊,更能为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搭建桥梁。
值得注意的是,毛宁的回应中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用具体的政策举措和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中方推动中外人员往来的诚意和努力。

这种"务实"的态度,也正是中俄关系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免签政策不是"一次性的福利",而是两国深化合作的"催化剂",随着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中俄两国将在更多领域达成共识、实现共赢。
如果仅仅将中俄互免签证政策看作是"旅游福利",那就低估了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免签背后的深层意义与长远影响
事实上,这场看似聚焦于人文领域的政策调整,正在对中俄关系的多个维度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两国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国家间的互免签证往往只发生在政治互信程度极高的国家之间,因为这涉及到边境管理、国家安全等多个敏感领域。

中俄能够以如此高效的方式实现30天内的互免签证,充分说明两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信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长期以来中俄经贸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能源、农产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

而人员往来的增多,将为两国中小企业的合作创造更多机遇。
此外旅游产业的繁荣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比如中国的家电、电子产品、服装等商品将通过旅游购物等渠道进一步打开俄罗斯市场。
而俄罗斯的食品、工艺品等也将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互免签证将让中俄民间友谊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更加深厚。
文化差异的消除、民间感情的拉近,从来都不是靠隔空喊话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次次的亲身接触、一次次的真诚交流。
而随着免签政策的实施,类似的跨文化交流将变得更加频繁,两国人民将在日常生活的碰撞中增进理解、消除隔阂。

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将让"中俄友好"从一句口号变成两国人民心中的真切感受。
两国通过便利人员往来,促进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不仅惠及两国人民,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和文明进步注入了正能量。


以民心相通筑牢合作根基
普京宣布的对华免签政策就像一份承载着中俄友谊的"大礼",不仅点燃了中国公民赴俄旅游的热情,更让中俄关系在历史最高水平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免签政策的意义远不止于"说走就走的旅行",它是中俄政治互信的生动体现,是经贸合作的"加速器",是人文交流的"桥梁",更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正能量"。

随着这一政策的正式生效,在一次次的面对面交流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不断加深,合作的根基将更加牢固。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不是一句空洞的论断,而是由无数个像互免签证这样的具体举措共同铸就的。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中俄两国将继续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扩大交流,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