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是发展根基,廉洁防线绝不能破!"2025年年初的成黔集团廉政工作会议上,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姚晓园的表态铿锵有力。谁曾想,短短9个月后,贵州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遵义市纪委监委联合通报:姚晓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更具讽刺的是,就在她被查前,省国资委巡察组刚于1月指出成黔集团"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严实",而她作为分管领导,竟在整改期内顶风违纪,让升职路变成了"贪腐末路"。公开履历清晰勾勒出姚晓园的"国资深耕轨迹":作为典型的"本土成长型"高管,她的职业生涯全程扎根贵州国资系统,见证并参与了成黔集团的整合壮大--这家由原机械厅、化工厅等"三厅三局两集团"合并而来的省属重点国企,业务覆盖矿产品开采加工、现代物流、资本投资等核心领域,下属7家全资子公司,关联黔晟国资2235亿元的庞大资产版图 。从基层管理岗位起步,姚晓园凭借多年国资运营经验稳步晋升,历经多岗位历练后跻身核心决策层,最终执掌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要职,成为手握"资源实权"的关键人物。

在任期间,姚晓园的权力覆盖多个"腐败高危区":分管的铝土矿、磷矿石开采业务,涉及18.6平方公里矿权、6335万吨资源储量的核心资产 ;主导的项目工程建设、国有资产运营,关联超百亿元资金流向;负责的矿产贸易、供应链管理,更是串联起上下游无数企业的利益分配。这些覆盖"资源-项目-资金"的全链条权力,本是落实贵州"富矿精开"战略的重要抓手,却成了她被"围猎"的突破口,最终沦为权钱交易的工具。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省属国企高管,姚晓园的薪酬早已远超普通工薪阶层。参考贵州省国资委2023年官方披露数据,习酒集团董事长张德芹年薪93.09万元,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年薪90.37万元。

而成黔集团作为资源密集型国企,核心高管薪酬虽未单独公示,但结合省属国企副总经理级62.8万元的薪酬中位数、75分位值65.3万元的公开标准 ,姚晓园的税前年薪大概率在60-80万元区间,再加上年终绩效、补充福利等,实际收入是贵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023年8.96万元)的7-9倍。拿着远超常人的高薪,坐拥国企赋予的资源调配权,姚晓园却未能守住底线,陷入"靠矿吃矿、靠企吃企"的贪欲陷阱。姚晓园的落马,绝非孤立事件,而是贵州国企反腐"风暴升级"的鲜明信号。

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就有贵州现代物流集团总经理廖慧贵州物流"女掌门"落马!廖慧从重组操盘手到被查:高薪酬为何还动百亿"物流蛋糕"?、成黔集团副总姚晓园两名省属国企高管接连被查,加上此前落马的物流集团原副总张文贵、磷化集团原副总陈忠华等,形成"查处一人、牵出一串"的震慑效应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姚晓园所在的遵义市,作为贵州资源型产业集中地,暴露出资源型国企"权力集中+监管薄弱"的共性短板。放眼全国,"项目审批搞暗箱操作、资源出让收好处费"成为最典型的腐败模式。

更令人深思的是,姚晓园的贪腐之路,恰好撞上了成黔集团的"巡察整改期"。2025年1月,省国资委巡察组明确指出成黔集团"防范重大风险不到位""落实整改不彻底",而姚晓园作为分管领导,既未带头整改,反而顶风违纪,这种"边改边腐"的操作,正是国企反腐中重点打击的"两面人"行为。成黔集团旗下掌控着铝土矿、磷矿石资源,其项目招标、矿产出让等环节本就利益密集,而内部监督的"宽松软",让姚晓园的权力失去制衡--她既参与决策又负责执行,既管项目又管资金,这种"一言堂"式的权力格局,最终让高薪养廉的初衷沦为空谈。"资源是贵州的宝藏,不是个人的'提款机';国企是国家的根基,不是谋私的'自留地'。"姚晓园深耕国资系统数十载,从基层一步步走上副总岗位,本应成为"富矿精开"的守护者、国有资产的保管员,却因贪欲让职业生涯黯然落幕。她的案例撕开了资源型国企反腐的关键命题:高薪不是违纪违法的"免罪符",巡察整改不是贪腐的"避风港",权力一旦脱离监督,再丰厚的薪酬、再完善的制度,都难抵利益诱惑。

新时代反腐早已划下红线:无论身处资源富集区还是资金密集型领域,无论职务高低、薪酬多少,只要触碰纪法底线,终将被严惩。姚晓园的落马,是贵州对国企腐败"零容忍"的生动体现,更是对所有国企管理者的深刻警醒--唯有敬畏权力、正视监督、坚守初心,才能在资源与利益的漩涡中站稳脚跟,让国有资产真正服务于地方发展、惠及万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