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代人,不少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如今在城市打拼多年,有的人站稳了脚跟,也有人始终觉得"根"还在老家。最近有朋友聊起一个观点:未来五年,可能有三类人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生活。这话听着有点悬,但仔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
第一类:年龄大、体力差的城市务工人员

现在很多建筑工地、工厂流水线,还靠着一批五六十岁的老大哥老大姐撑着。他们吃苦耐劳,可年纪不饶人。再过几年,身体吃不消高强度劳动,城市里适合他们的岗位越来越少。企业招工也卡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基本不考虑。到时候工作难找,城市生活成本又高,不如回老家。农村开销低,有地有房,至少生活压力小得多。
第二类:技能单一、难转型的中年人

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快,不少行业红红火火。可时代变了,现在讲究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像传统制造业、简单加工业,很多岗位逐渐被机器替代。如果只会一门手艺,又没及时学新技能,很容易被淘汰。城市竞争激烈,年轻人一茬接一茬,中年人再就业难度大。返回农村,或许能靠积累的经验做点小生意,或者搞点种养殖,好歹有条退路。
第三类: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随迁老人

不少老人被子女接到城里帮忙带孙子。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城市生活不习惯,邻居互不认识,白天子女上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语言不通、交通不熟,出门都犯难。再加上城里看病贵、报销比例低,长期下来负担重。等孙辈大了,不需要照顾了,很多老人会选择回农村。老家有老亲戚、老邻居,生活节奏慢,心里更踏实。
当然,回农村不是坏事。国家这些年对农村投入很大,道路硬化、网络覆盖、医疗改善,变化看得见。土地确权、宅基地流转等政策也在推进,农村机会比以前多。但对上面这三类朋友来说,提前规划很重要。存点养老钱,了解老家政策,保持好身体健康。无论未来在哪生活,心里有底,日子才过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