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的周先生遇到一件怪事。他借住在朋友家,某天早上醒来发现手机银行少了6万块钱,交易记录还被删得干干净净。
故事介绍
湖南永州的周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让他震惊又无奈的事。他因为工作原因暂时借住在一位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家里,两人情同手足。朋友家人口简单,只有妻子和一个小孩,关系亲近,住着也安心。
可没想到,一觉醒来,周先生却发现手机的电量几乎被耗光,更让他崩溃的是,银行卡里的6万元不翼而飞,而且连手机里的交易记录
也被删得一干二净。他立马赶去营业厅查账单,这才确认--钱被人从他的账户中转走了。
这让他非常困惑:自己明明没把密码告诉任何人,家里那晚也就三个人--嫂子、小孩,还有他自己。考虑到手机可能中病毒,甚至被远程控制,周先生第一时间冻结了银行卡,并向警方报警。
警方调查后,一句简单的问题让事情出现了转机:"案发时,谁动过你的手机?"周先生回忆,朋友不在家,嫂子和孩子都在,但他记得孩子平时喜欢玩他的手机,而且经常和他一起睡觉。
警方随即找到孩子了解情况,孩子一开始还有些支支吾吾,后来才说出真相:他在玩游戏时加了一个网友,对方突然发来视频,扬言要伤害他的家人。孩子吓坏了,就一步一步按照对方的指示,把周先生卡里的钱转走了。
这显然是一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骗子通过恐吓孩子,借机操控转账。而周先生的账户很可能被用来洗钱,风险非常高。
对于这笔损失,法律也有明确规定。律师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118条,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失的,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换句话说,虽然转账的直接操作人是小孩,但最终责任应该由其家长承担。
听闻此事后,周先生的朋友态度十分诚恳,表示兄弟情义不能因为钱受影响:"丢多少钱我都赔!"而周先生则显得更加宽容。他说:"如果警方能帮我追回来最好,追不回来就算了。那孩子跟我自己孩子一样,钱没了可以再挣,感情最重要。"
这件事被曝光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热议。有人为周先生的豁达点赞,认为"兄弟如手足,钱能再挣",也有人认为钱归钱,情归情,监护人确实该承担责任。
同时,这起事件也为许多家庭敲响了警钟。警方提醒,现在的诈骗分子常常专挑孩子下手,因为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结果却疏于防范。孩子玩手机、接触陌生人,背后隐藏的风险其实非常大。
银行方面也建议,用户应该启用双重验证,大额转账设置额外确认机制,尽可能减少被盗风险。
目前,警方正在继续追查幕后操控孩子的诈骗嫌疑人,不过由于涉及跨省调查,过程可能需要时间。至于那6万元能否追回,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尽管损失不小,但周先生没有责怪朋友一家,反而表现出极大的理解。他表示这件事就当交个学费,也希望这次教训能让大家更加重视手机和账户的安全,不要随意让孩子接触手机,更不能把密码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