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与英国方面达成了所谓"首份关税贸易协议",根据协议,英国市场的汽车关税将"立即"下调,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税率从27.5%降至10%,同时,美国还取消了25%的钢铝关税。作为交换,英国取消了针对美国出口的7亿美元乙醇产品的关税,并接受了牛肉的"对等"市场准入条件。关于达成的这份协议,特朗普将其视作是美国全球贸易攻势的首次休战。在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后,特朗普政府找到了贸易谈判的"参考",那就是把10%的关税作为底线。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直言,对于那些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其他国家来说,与英国的贸易协议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典范",无论其他国家与美国达成何种贸易协议,都仍要面临10%的基准关税。

换句话说就是,10%的关税将会成为美国与贸易伙伴谈判的底线。不过,特朗普也亲口承认,这个"新底线"也是允许例外,那就是那些对美国实行零关税的国家,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有例外。因为在特朗普看来,那些国家为美国做了特别的事情,所以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另当别论的。很明显,特朗普说这些话就是在向其他寻求与美国谈判的贸易伙伴释放一个信号,虽然10%的关税是底线,但是如果有哪个贸易伙伴能够让特朗普政府切实的认为美国得到了好处,或者说是为了美国"做了特别的事情",那美国不排除会进一步降低关税。至于做什么"特别的事"?大概率是与针对第三国有关。因为英国在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对于英国钢铁和制药等战略领域设置了严格的所谓"安全条款",只有英国相关行业"满足了美国在供应链安全和生产设施所有权方面的要求",那么英国方面才能获得美国关税的豁免或减免优惠政策。

不过,虽然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打的挺响,但并不是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都认同。自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施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候,但与美国达成协议的也只有英国,并且这份所谓"协议"实际仅为框架性内容,双方尚未签署实体文件,具体细节也远未谈妥。换言之,目前美国与贸易伙伴之间在关税问题上还是存在比较难以调和的分歧。例如,美日之间的谈判,特朗普想让日本分摊更多的驻日美军军费,石破茂政府就很难做出让步。而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下,反美联盟正在持续扩大。近日,欧盟还公开宣布,如果正在进行的欧美贸易谈判无果而终,美国加征的关税未能撤销,欧盟将对总值950亿欧元的美国输欧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其中包括对美国输欧民用飞机、汽车、医疗器械乃至农产品、酒类产品等加征报复性关税。另外,欧委会还准备针对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在WTO提起争端申诉。

除了美国的贸易伙伴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颇为不满外,美国内部对特朗普上台后的一些政策也是怨声载道。可以说,特朗普现在就是腹背受敌。不久前,美联储就曾明确拒绝了特朗普要求降息的提议。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美联储不想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所引起高通胀买单。再说的直白点就是,特朗普自己惹出来的事自己解决,美联储有自己的行事方法,不需要特朗普来教它怎么做。另外,日前一个由美国多个州总检察长组成的联盟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原因是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暂停了对美国所有陆上和海上风能项目的批准、许可和贷款。该联盟认为,特朗普没有权力单方面叫停许可程序,而且他的这一行为正在危及美国风能行业的发展。因此,该联盟呼吁法院阻止特朗普的行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