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刘女士和另外七八人到深圳万旗服饰有限公司应聘翻译岗,她告诉记者,面试的男子(疑似企业老板)对人态度轻慢,她当即决定放弃入职,提出删除简历上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却遭到拒绝。
"他们五六个人把我围住,我不让带走简历,跟着进了一个房间,门突然被关上了。"
刘女士回忆,对方突然动手,左手勒住她的脖子,右手打向她的嘴巴和额头。
她眼前发黑倒地时,腰传来钻心的疼,因全程录像,对方又围上来抢手机删视频,她趁乱爬出房间,最终自己联系了120。
医院诊断显示刘女士"L1腰椎骨折",住院期间病房外还加派了安保巡逻。
而涉事企业工作人员称"双方无肢体接触",建议以警方调查为准。
目前警方已启动刑事侦查流程,正等待伤情鉴定结果,7天内将完成初步侦查。
"面试不合意,想拿回个人信息怎么就成了危险事?"刘女士的经历让不少打工人揪心,简历上的身份证号、手机号是重要隐私 ,求职者本就有权要求删除,而即便冲突发生,动手伤人更是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这起事件也提醒所有人,职场招聘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企业不该拿"掌握简历"当筹码,更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
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的同时,我们更盼着一个明确的结果--让受害者得到公道,也让所有求职者能安心走进面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