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得从2025年说起,自从特朗普那年1月上任,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就没消停过。
才到2月份,美国那边就拿芬太尼说事,给咱们的商品加了10%的关税。我们这边也不是好惹的,马上就对着美国的能源商品,也加了关税。
这一下子,气氛就紧张起来了。
到了4月份,事情闹得更大了。美国搞出来一个什么"对等关税",对着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其中给咱们中国商品的关税,一下子加到了34%。
我们当然不能干看着,4月4号就还击了,也把美国商品的关税定在了34%。
就这么你来我往地拉扯,谁都不好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种关税加来加去的时候,突然有外媒说,特朗普琢磨着要来中国访问,计划就在他上任的头100天里。据说还有美国官员在为这事忙活,准备让他带着几十个大公司的老板一起来。
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可特朗普自己却在社交媒体上发话说,来可以,但有个条件。
"中方必须邀请"
这话一出来,很多人就看不懂了。这到底是想来还是不想来?一边是贸易上搞得这么僵,一边又放出访问的风声,还要别人开口邀请。
有网友就说他这是"戏太多了"。
后来事情又变了,特朗普又发文,说外边传他想访问中国的消息都是假的,还说邀请已经"过期"了,除非中国再发一次邀请,不然他"没兴趣"。
我们的态度很明确
面对美国那边一会一个样的说法,我们外交部的发言人林剑,态度一直很清楚。
林剑多次强调,要是美国真想坐下来谈,那就应该拿出诚意,别搞极限施压那一套,要平等、尊重地来谈。
当有外国记者问,到底邀不邀请特朗普来访问的时候,我们外交部的回应是,愿意和美国新政府沟通合作,但对于"邀请"这个具体问题,没有直接回答。
全国委员会的会长谭森也说过一句公道话,他劝美国那边别太自信了:"美方在关税谈判里的筹码,可能没他们想的那么多。"
谭森还指出,中国这边从2018年年中就开始为这一天做准备了,所以不管美国怎么施压,我们都不会像他们想的那样,急着要达成什么协议。
谈,还是谈下来了
虽然嘴上说的很热闹,但背地里,该谈的还是得谈。
就在瑞典那边,美国财长开出的条件据说挺苛刻。可最终,双方还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坐到了一起,并且达成了协议。
这个协议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① 双方休战90天。
② 美国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降到30%,中国把对美国商品的关税降到10%。
这说明,虽然打得激烈,但双方都还在找机会缓和关系。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只是被动地"抵御"美国的关税压力了。有分析人士指出,北京现在的核心想法,已经不光是防守,而是"反制"。
对于美国这种单方面施压的做法,我们的态度变得更加直接和强硬。北京现在对"贸易战"这个词也没那么敏感了,更把它看成是一个长期对抗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