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发布了财报,营收数字看着很厉害,接近两千亿,在行业里排到第一,可是利润不到八十亿,比去年下降了三成多。这就像开了一家店,每天客人坐得满满当当,结果月底算账发现赚的钱反而变少了。比亚迪没有说明原因,大家只好自己琢磨这事。

销量方面保持稳定,前九个月卖出三百多万台车,比去年增加接近两成,但增速确实在放缓,去年基数太高,今年再努力也难以出现大幅增长,现在市场不再是争夺新增份额,而是转向存量竞争,各家都在争抢同一块蛋糕,全年目标是四百六十万辆,目前完成约七成,剩下三个月需要每月平均卖出四十五万辆,压力依然很大。

海外市场销量增长迅速,今年前三季度出口接近七十万辆,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欧洲市场也在逐步拓展,相比之下,国内市场正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吉利、长城及新兴汽车企业都在争夺比亚迪的市场份额,海外表现成为当前唯一的积极信号,也决定着这些企业未来能否实现逆转。

研发投入很大,前三季度花了四百多亿元,比很多汽车公司全年收入还高,这些钱主要用在电池、平台、智能驾驶和操作系统上,刀片电池还在持续改进,e平台3.0也在不断更新,800V高压系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这些投入短期内不容易见到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成为企业的护城河,问题是部分技术还没有真正落地,用户还没实际体验到,钱花出去了,效果却暂时没有跟上。

十月份腾势推出七八款新车,包括腾势N8L、秦L、宋Pro、汉、豹5和豹8,这些车型都进行了升级,腾势这样做是为了用丰富的产品线占据各个细分市场,消费者对老车型已经感到厌倦,需要新车型来吸引他们注意,但频繁推出新车也会带来问题,比如旧款车卖不动,库存积压严重,经销商压力增加,顾客反而会持币观望。

特斯拉没有公布具体交付数字,但特斯拉的毛利率保持在百分之十七以上,即使不降低价格也能实现盈利,吉利依靠油电混合车型和智能驾驶订阅服务维持高端市场地位,长安深蓝S7凭借性价比和智能化功能在二十万元级别市场中占据稳定位置,比亚迪采取全面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策略,比亚迪的产品种类多、定价有竞争力,但这种全面铺开的打法现在面临一些压力,随着补贴政策逐步退出,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仅仅依赖低价和多样选择已经不足以支撑持续增长。

我确实佩服比亚迪敢于这么做,其他公司小心计算成本,比亚迪却大方投入资金,比亚迪在研发上花钱很多,不断推出新产品,还向海外扩展市场,每一步都像一场赌博,短期利润下降是必然的代价,但如果真能建立起技术优势,以后其他公司想追赶都会很困难,只是这条路需要大量资金,也非常考验耐心,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时间紧迫,比亚迪能否坚持到技术带来回报的那一天,这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