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养老金上涨消息,不同于往年拖到三月才发布,而是破例提前公布,为退休人员带来了更多期待和预估空间。通常,具体调整方案会在六月公布,七月底前补齐1至7月的涨幅。然而,无论国家最终确定怎样的上涨比例,有两类人群的养老金将不会上涨,而有三类人群则可以享受更多涨幅。
首先,让我们明确哪些人无法享受此次养老金上涨。
一、2025年1月后退休人员不在本次调整范围。这是因为养老金计算基于上一年度的工资水平。2025年1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基于2024年的平均工资计算,因此不参与今年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养老金一成不变,如果2026年养老金继续上涨,他们将在次年纳入调整范围。
二、养老金已被停发人员。停发养老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未按时完成年度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为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真实性,避免冒领);退休时存在材料造假或不全等违规行为,经稽查后被取消待遇资格;以及因违法犯罪或服刑而被停发养老金。
接下来,我们探讨哪些人将获得更多养老金涨幅。
一、高养老金水平人员。养老金调整包含定额、挂钩和倾斜三个部分。其中,"挂钩"部分与个人养老金水平直接相关。例如,辽宁省以上一年的12月退休工资水平乘以0.5%进行调整,5000元月退休金的人可涨25元,3000元则涨15元。一线城市或高水平地区,挂钩比例可能高达1%,则5000元和3000元月退休金的涨幅差可达20元。
二、长工龄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包含工龄挂钩部分。以辽宁省为例,2024年以15年工龄为分界线,15年以下每月涨15元,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工龄每月多涨1.6元。虽然公式简单,但1.6元的增幅比例在全国仍属较高水平。其他省份,如山东,则将工龄划分成五个区间,工龄越长,增幅越大。
三、高龄人员。国家对高龄退休人员有倾斜政策,一般70岁以上,部分城市65岁以上即可享受。例如,辽宁省70-79岁每月增30元,80岁以上再增60元。西藏和山东等地倾斜力度更大,最高涨幅可达290元和360元,且山东省对连续缴费的企业退休人员倾斜幅度更大。
总而言之,养老金调整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但今年国家更注重向低收入者倾斜。这意味着调整方案需在政策基础上,设计出更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的方案,例如,区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涨幅标准,或以退休工资为界限,设置不同涨幅区间,例如北京以6813元为分界线。每个退休人员都希望所在城市能制定更细致的方案,让不同退休工资水平和各种情况的人群都能受益。但最终方案仍需兼顾公平性、激励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尚未退休的人来说,持续缴纳社保,增加缴费年限,对未来退休待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