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彭博社28日报道,美国科技亿万富翁比尔·盖茨近日就全球能源竞争格局发表观点称,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投入已达"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在下一代核反应堆研发赛道上,正日益挑战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先地位。
作为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气候投资领域的领军者,比尔·盖茨在评价中国的核能创新努力时表示,中国在核聚变和核裂变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报道指出,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核聚变技术的研发竞赛中,中国正崛起为美国的强劲竞争对手。
这场能源竞赛的背后,是全球数据中心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电力需求危机。彭博新能源财经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在总用电量中占比将从2024年的3.5%增至8.6%,这一增速超过任何其他主要负荷类别。由于需要大量计算能力,加上高能耗基础设施的AI训练工作量激增,未来5年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甚至可能超过新能源汽车用电量增长。
面对能源压力,美国正加速推进核电产业布局。彭博行业研究近期报告指出,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将推动核电领域迎来3500亿美元的投资热潮。
比尔·盖茨认为,核电既能满足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又能降低用电成本。他指出,人工智能正推高电费支出,热泵和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将加剧这一趋势。
他称,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这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补充道,从长远来看,"核裂变或核聚变或许将成为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不过目前,核聚变和先进核裂变技术仍成本高昂且尚未经过实践验证。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项目(BEST)效果图 微信公众号"合肥发布"
据报道,比尔·盖茨创立的突破能源投资基金已投资联邦核聚变系统公司等多家核电初创企业。其创办的泰拉能源(TerraPower)也于今年6月完成了6.5亿美元的融资。除了创始人比尔·盖茨、韩国现代重工业等老股东继续投资外,芯片巨头英伟达旗下的风投部门NVentures也成为公司的新股东。
泰拉能源计划在怀俄明州设计和建造美国首座商业化运营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将采用345兆瓦的纳冷快堆,并配备熔盐储能系统,在需要时可将系统输出提升至500兆瓦,相当于为40万户家庭供电所需的能源。
报道指出,与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不同,核电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美国能源部长赖特(Chris Wright)10月在犹他州峰会上表示,"核电将再次变得热门"。在加入能源部前,他曾担任核能初创公司Oklo的董事。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科技巨头们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核电:亚马逊领投X-energy 5亿美元融资;谷歌与美国核电企业凯罗斯电力公司签署协议,将"提供500兆瓦全天候无碳电力";Meta则与美国最大的核电站所有者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一项为期20年的核电采购协议。
但乐观预期背后仍存在多重挑战。比尔·盖茨坦言,这些初创企业要实现大规模供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除非一切进展顺利,否则到2035年,核电整体仍不会成为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人造太阳"的进展正引发全球瞩目。10月25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X"上分享了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并表示该装置预计于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能发电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