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一次抛出了关税炸弹,他说,准备向12个国家发出信函,征收最高70%的关税。
他说,大约"10或12封"信函准备发出,接下来的几天还将发出更多信函。关税的范围可能从60%或70%,到10%和20%不等。
此前,在遭遇世界范围内的反对和谴责之后,特朗普把所谓"对等关税"暂停90天,截止日期就是7月9日。
特朗普打的如意算盘是,以潜在关税进行威胁,逼迫世界各国屈从于美国的关税要求,逼迫世界各国取消针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同时美国给那些国家征税。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仅宣布与英国、越南达成了协议,与中国达成了协议框架。但是,从印尼、日本、韩国到欧盟和瑞士,美国虽然火力全开,但是并没有获得理想的谈判成果。
举个例子,自美国和印度开始谈判以来,两国官员一直宣称印度可能成为"首批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但谈判很快陷入僵局。印度近日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冲击印度出口,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对于日本这个小弟,特朗普一时之间也搞不定。日美已进行了七轮贸易谈判外加一场首脑会晤,但谈判陷入僵局。汽车和农业是主要难点,汽车产业是日本核心产业,美国拟加征的25%汽车关税对其影响巨大,而农业保护政策也是日本执政党核心政策之一。
近期,特朗普对日本发表了严厉的评论。他批评日本"被宠坏了",面临米荒却不进口美国大米,还不愿意购买美国汽车,甚至威胁要对"态度强硬的"日本加征"30%、35%或其他我们决定的税率"。
至于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的欧盟,美欧的贸易谈判也已经陷入了僵局。谈判焦点是豁免条款,飞机零部件和烈酒是欧盟寻求豁免美国关税的部分商品。欧盟争取在7月9日前达成不够全面的原则性协议,此外,欧盟还准备了反制措施。要是美国向欧盟征税,欧盟准备随时报复。
也正因为在跟很多国家的谈判中陷入了僵局,特朗普又使出了自己惯用的手段,那就是挥舞关税大棒,发出最后通牒,逼迫其他国家吞下国家利益受损的结果。
然而,特朗普如果执意要跟各国打贸易战,固然能损害他国利益,但同时也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
一旦他向各国普遍征税,美国进口的平均关税可能从特朗普1月就职前的约3%攀升至20%。这将增加美国经济衰退和通胀风险,也可能再一次打击美国的股市和债市。特朗普虽然掌握权力,但也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