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6年没来过中国,一来就撞上福建舰电磁弹射,亲眼见证了历史的美国代表团,这回连向我们喊话都变客气了。

综合中新网等媒体报道,9月22日,中国防长董军在北京会见远道而来的美国跨党派国会代表团,这个美国代表团的团长有个我估计说出来大家都会会心一笑的名字--亚当·史密斯。

这是美国众议员代表团自2019年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在同史密斯的会谈中,董军明确表示,中方愿与美方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同时将坚决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而史密斯强调,中美两国需要在外交和军事层面开展更多对话,以寻求增进合作、和平解决分歧的途径。

说来凑巧的是,就在董军和史密斯举行会晤的同一天下午,我国官方首次披露了福建舰完成电磁弹射起飞的视频。画面中,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款新型舰载机依次从福建舰甲板上弹射升空,随后平稳着舰。这一信号标志着福建舰已经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它也因此超越了起了个大早的美国"福特"级航母,成为人类第一艘使用电磁弹射系统放飞第5代隐身战机的航母。 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对于推进我人民海军的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整整6年没来过中国了,结果一来就撞上福建舰电磁弹射。虽然我本人是很愿意相信这纯粹只是一个巧合,但你架不住有些人,尤其是美国的一系列人对此另有想法啊。美国人对此有一番话,我觉得说特别有意思:"中方似乎总喜欢在外宾到访时,向对方展示一些他们不太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什么美国那边会有人把福建舰航母电弹和美国代表团访华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呢?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们在14年前就曾遭遇过。

2011年1月11日,也就是前美国防长盖茨访华当天,歼-20的首架原型机在成都黄田坝机场成功首飞。这件事情在当时给盖茨造成了很大刺激,因为他在访华之前曾在美国国内夸下海口,为美国空军巨幅削减F-22战机采购数量的决策提供了来自五角大楼的权威背书。在盖茨看来,美军只采购180多架F-22就够用了,中国的5代机最快也要到2020年之后才出来,那时不光F-35早已满坑满谷,闹不好连更先进的6代机都造出来了。区区一个中国何足挂齿?造那么多F-22又有何用?难不成都用来打歼-8吗?

结果,本着"打人必须打脸,不然等于白打"的原则,盖茨一来中国就撞上了歼-20首飞。他在回国退休之后还写了本回忆录,其中对这段不愉快的往事还特别着墨,称此为"最大耻辱",并质疑中方关于歼-20"预定试飞"的解释。

如今一晃眼14年过去了,类似场景再次重现,但其中的语境已然大不相同。

如果说当年歼-20的首飞仍带有"试探性",意在证明我们有能力研发隐身战机;那么今天的福建舰电磁弹射,则意味着中国的航母技术已经从"追赶"进入"并跑"甚至"领先"的全新阶段。

电磁弹射系统的堪用不仅解决了舰载机在福建舰上"满油满弹"起飞的难题,更使得我国航母的作战半径进一步延伸到了第二岛链,我人民海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显著增强。

在福建舰电弹成功,实现"一舰三连"的喜讯传开之后,一段据称出自已故的刘华清老将军之口的,来自40多年前的预言,在国内的各大社媒平台上突然走红:

"到2010年为止,确立第一岛链内的制海权,使其内海化;到2020年,确保第二岛链内的制海权,并且在2040年成为可以遏制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支配权的力量。"

到底是被美国的军事专家尊称为"中国马汉"的人物啊,这个眼力劲就是不一样。

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能看出来的东西,贵为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一把手的史密斯自然是心领神会。无论福建舰的电弹是不是一次纯粹的技术展示,从专业角度出发,史密斯都没法对其等闲视之。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电磁弹射是美国"福特"级航母率先使用的技术,而中国在福建舰上后来居上的成功应用,实际上就意味着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平衡,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建舰画面公开后,美方代表团在北京向我们喊话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转变。在9月23日于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的记者会上,史密斯反复强调"中美对话"的重要性,甚至还提出了一个颇具隐喻的说法:"眼下不必强求双方达成完全一致地'翻到同一页',但至少要先能'读同一本书'。"

这与不久前美军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的挑衅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画面在网络上传开,美方所谓"自由航行"的威慑力显得苍白无力。一次被全程监控的航行,与一次跨越时代的技术突破,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从某种程度上将,福建舰此次"上新"不仅是一场装备展示,更是一次战略节奏的示范。我们并没有急于炫耀技术,也没有刻意隐藏实力,而是选择在外交场合与军事亮相之间形成默契呼应。这种"时机选择"背后,反映出中国在大国竞争中的定力与智慧。

福建舰电弹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一艘新锐航母的战斗力生成,更在于中国已经具备了"通过成熟方式处理重大技术突破"的能力。技术展示与外交表态同步推进,既释放信号,又避免过度刺激,很好地体现出了我们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的节奏感。

董军防长在会谈中提醒美方"排除干扰制约因素",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我们向美国人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发展空间。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成果,不仅是对美军技术优势的追赶,更是对中美两军关系现状的一种注脚。中国不再仅仅是"寻求合作",而是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提出合作"。如果美国仍以旧有思维看待中国,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我行我素,那么留给他们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说到底,什么"重返亚太",什么"实力地位",在在美国人的词典里,从来都不过是"实力"二字的注解而已。6年来首次访华,结果一来就见证历史,见证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见证了"一舰三连",这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说服力。

我们不再需要刻意向美国喊话,因为技术突破本身就是最响亮的表态;我们也不必强求美国人和我们"翻到同一页",只要实力到位了,他们自然会主动过来和我们"读同一本书"。

从歼-20首飞到福建舰电弹,历史的节奏一次次印证:我们中国人从来不和你玩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实力才是硬通货。在外交场上,谦和是一种气度;在原则问题上,实力是一种语言。今天,美国人终于听得更清楚,也更愿意坐下来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