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火纷飞、百废待兴的年代,雷强的名字或许并不为所有人所熟知,但他的故事,却深深烙印在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是一个没有太多条件、没有太多资源的时代,国家的未来寄托在一架架"钢铁巨兽"上,而雷强,就是这场"飞天梦"的践行者、守护者。
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前,试飞员雷强向宋文骢保证:"只要飞机不是在空中爆炸,我就是摔,也要摔到跑道上。"定型试飞持续6年,累计完成3200余架次极限测试,歼-10创造了全球四代机定型试飞不摔一架飞机的纪录。
2011年1月11日,歼-20以"黑丝带"之名横空出世,令当时正来华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目瞪口呆,这一天后来成为了"中国军迷节"。歼-20从2011年首飞到2017年列装,创下世界隐身战机研发的最快纪录。
2012年11月23日,歼-15"飞鲨"首次成功降落辽宁舰。然而在两天后,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而离世,年仅51岁。自从2002年接到舰载机任务那天起,罗阳团队就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工作节奏最初是每周干7天,每天干11个小时,在最后冲刺的1个月,几乎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老一辈航空人"不搞出争气机誓不罢休"的精神,在今日C919客机攻克适航取证难关、直-20高原性能测试等新生代的故事中延续。"每一个'过于先进不宜展示'的背后,都是航空人的头发换的。"网友的一句戏言,道尽了自主创新的艰辛。
伴随着蓝天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银翼照亮,在美西方部分媒体的嘴里,一会儿是"中国威胁论",一会儿又是"中国制造廉价、低劣、抄袭",两种自相矛盾的论调你方唱罢我登台,堪称"精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先进航空装备无与伦比的性价比,正在征服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美西方的这种舆论战、认知战必将归于失败。
必须看到,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某些地区国家仗着有超级大国支援的先进武器,正在他国上空肆意横行、狂轰滥炸。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空军,丧失了制空权,弱国的许多妇女儿童往往在家中就惨遭飞来横祸。
对于武力该如何使用,中国古人的认知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左传》记载,2600年前楚庄王就提出了以武促和、唯武止戈的理念。《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司马法》的经典名句"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更是光耀千秋。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中国手中握着的利剑,绝不是肆意侵略他人的凶器,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利器。先进、强大的航空力量,在中国人的手里,必然会造福世界人民,同时阻止那些无底线、不择手段的势力制造战乱和悲剧。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航空人正在书写从"并跑"到"领跑"的崭新篇章,为人类航空事业贡献更多东方智慧。这片曾经孕育过万户飞天的土地,终将见证更多属于中国人的苍穹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