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8月6日电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美国已进一步掌握俄罗斯同意终止与乌克兰冲突的相关条件,其中,领土问题为关键因素。
鲁比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结束俄乌冲突需要明确两件事:停火和领土问题。停火必须是这一进程的组成部分,因为在持续交火情况下难以就最终和平协议的细节进行谈判。
美国的态度:从支持到劝妥协
从 2025 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明显变了。以前是全力支持,现在更想 "见好就收"。
特朗普总说,让乌克兰拿回 2014 年之前的所有土地,不太现实。美国就想让乌克兰在领土上让让步,换个停火的结果。
美国在今年 4 月提了个 "和平计划",核心内容是:让乌克兰从法律上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乌东那四个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实际上归俄罗斯管。
作为交换,美国说可以给乌克兰安全保障和重建的钱,但乌克兰得放弃加入北约的想法。不过乌克兰肯定不愿意,泽连斯基直接表态,"被占的土地,一点都不能让"。
为了让乌克兰妥协,美国还动了真格的。
一方面,暂停给乌克兰送武器和情报支持,比如以前会告诉乌军进攻的关键信息,现在压缩了。
另一方面,美国还威胁俄罗斯,说要连带着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一起罚,比如给印度加了 25% 的关税,想逼着俄罗斯也让让步。
俄乌双方的底线:谁都不肯松口
俄罗斯这边态度很坚决。乌东四个州已经通过投票 "正式加入俄罗斯" 了,克里米亚更不用谈,这俩都是 "自己的土地",写进宪法了,没商量的余地。
普京跟美国特使聊的时候也说,停火可以谈,但土地的事儿绝对不能让。
乌克兰那边,底线也很清楚:必须恢复 1991 年的边界,也就是所有被占的土地都得拿回来,不然啥都别谈。
他们觉得,得先全面停火,再建个国际监督的机制,最后才能聊土地的事。
战场和国际社会:都在影响局势
2025年春夏,俄军打了些胜仗,占了乌东更多地方,这让他们在谈判的时候腰杆更硬了。而乌克兰因为美国停了军援,打得很被动,谈判时也没那么多底气。
所以现在是 "边打边谈",土地归谁,很多时候得看谁在战场上更占优势。
欧盟嘴上说支持乌克兰,比如今年 7 月还说要给 23 亿欧元重建钱,但内部意见不统一。
俄罗斯也没闲着,你美国威胁我,我就反击。比如部署了中短程导弹,派核潜艇到古巴附近,还退出了之前自己限制的《中导条约》。
同时,他们跟中国、印度多做生意,卖更多能源,西方制裁就没那么管用了 -- 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占了 45%。
那些不站队的国家,比如印度、土耳其,就想两边不得罪。既买俄罗斯的便宜能源,又不想惹美国不高兴。
美国给印度加关税后,印度跟俄罗斯走得更近了,炼油厂用了更多俄罗斯的油。美国想靠制裁施压,效果就打了折扣。
未来走向
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发展,有几个关键点得看:
一是美国国内的政治。2025 年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政府想推动俄乌和谈,可能也是为了拉选票。
要是谈不拢,美国可能会对俄罗斯更狠,但国会两党都觉得要对俄强硬,这可能会限制特朗普的做法。
二是战场会不会有大变化。俄乌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还在拉锯,要是哪一方大胜,可能就打破僵局了。
三是中国这些中立国家的作用。中国一直说要尊重各国领土,主张对话解决,还提了 "和平方案"。
结语
美国把领土问题当关键,其实是承认靠打仗赢不了,想 "冻住" 冲突,别再耗下去了。
问题是,俄罗斯想要 "安全缓冲区",乌克兰想保住自己的国土,这俩想法差太远;美欧内部不统一,还有国际上能源生意的拉扯,土地这事儿很难谈拢。
以后这冲突会咋样,美国还会不会一直帮乌克兰,俄罗斯能不能接着往前打,那些不站队的国家会站在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