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世界报》与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26日,法国总统府正式官宣:马克龙将于12月3日启程访华,这场行程将持续3天。

按照官方披露的安排,马克龙此次访华会先后在两个城市停留,北京与成都。

在北京期间,他将跟中方进行会面,谈中法战略伙伴关系里的关键议题,并探讨一些重要国际事务和双方合作的领域,核心是为了应对当下全球面临的各类挑战。

此次访问中,空客的航空项目、法电集团的核能合作、农产品出口等都可能成为重点。

另外,马克龙这次访华会着力推进 "兼顾合作与平衡的经贸议程",而这一点,正是法国为明年担任G7主席国所规划的核心目标。

此前,美媒彭博社就爆料过,马克龙打算邀请中方参加明年的G7峰会。

6天后,马克龙很有可能会亲自向中方递出这张请帖。

说白了,马克龙是想借着跟中国打交道的成果,在G7圈子里抬升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家当主席国的这一年更有分量。

毕竟,马克龙在国内的日子并不好过,政府施政处处受限、步履维艰,手里能拿得出手的牌也不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舞台上。

靠搞点有噱头的外交动作,扮演一个能撬动大国关系的"关键角色",既想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也想给自己捞点政治资本。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报》指出,马克龙这次访华的时间点很特殊,刚好赶上中国把租借给法国的两只大熊猫"欢欢"和"圆仔"接回成都安享晚年。

是在11月26日这一天,熊猫"欢欢"与"圆仔"已经乘包机从巴黎接回了成都,这对2012年赴法的大熊猫,13年间成为了法国民众最喜爱的"动物外交官"。

它们回到中国后,法国方面希望中方能尽快再派新的大熊猫到法国。

而马克龙这次的另一站刚好是成都,这也意味着,马克龙这次访华,会向中方表达这个希望,尽快办成这件事。

无论是期待新的大熊猫租借来维系民间好感,还是希望在航空、核能等领域深化合作以提振经济,亦或是想借助中国的影响力为法国撑场面,本质上都是想通过国际舞台的表现为其内政加分。

但让人警惕的是法国 "拿到好处就变脸" 的老毛病。

在过去几次互动里,法国一边与中国达成航空、核能等领域的合作共识,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一边回到欧洲后,又会在电动汽车关税、对俄制裁等问题上采取对华不友好的姿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23年马克龙访华时,中法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法国企业收获了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马克龙本人也公开呼吁"欧洲不要被第三方带节奏"。

可没过多久,法国就牵头在欧盟内部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还跟随欧盟将部分中国企业列入对俄制裁清单。

在中法外交互动中,"独立自主" 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一个能自主判断、独立决策的欧洲,更符合中国 "不搞阵营对抗" 的外交理念。

法国作为欧洲阵营中最有可能推动 "战略自主" 的力量,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说到底,马克龙带着 "求熊猫、拉合作、抬地位" 的三重算盘访华。

中方始终以务实态度对待中法关系,既不回避分歧,也不否定合作的价值。

但国与国交往从来不是 "一锤子买卖",若法国继续 "拿好处时积极,遇分歧时对抗",只会消耗彼此的信任。总之,对马克龙的这次访华不必抱有太高期待,重点还是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