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人提着桶、带着袋,在福建漳州的海滩上弯腰捡拾,台风"桦加沙"过后,这里变成了天然的"海鲜市场"。

受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3日福建漳州海域经历大风大浪后,退潮的海滩上出现了壮观一幕--遍地生蚝密密麻麻铺满沙滩,吸引大批市民前来赶海。有参与者描述,这些生蚝"都是活的,能捡几百斤",平时很难遇到如此丰富的自然馈赠。

---

01 台风"送"海鲜,海滩变"菜场"

台风过境竟能带来海鲜盛宴?漳州海滩的生动景象给出了答案。拍摄者沈女士记录下了这难得的场面,她表示"受台风影响当地刮大风,海浪把生蚝涌到岸上,退潮后留在沙滩上"。

这种台风与海鲜丰收的奇特关联并非首次出现。根据气象和海洋学知识,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大浪会将海洋中的贝类、鱼类等生物冲上岸边。特别是生蚝这类附着在礁石上的贝类,在巨大海浪冲击下更易被整片刮落,随潮水涌向海滩。

当地市民感叹:"平时捡不到,只有很急的浪才能吹上来"。这一现象揭示了海洋生态系统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微妙联系。

02 赶海盛况,众人分享自然馈赠

海滩上的热闹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沈女士描述,现场有几百人在沙滩上捡拾,她自己收获了数十斤,而有人甚至捡到几百上千斤。

参与者们携带各种容器,在退潮后的滩涂上仔细搜寻。虽然收获量差异较大,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种集体赶海的场面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已不多见,台风意外地促成了一幕人与自然互动的场景。

不同于新西兰近期发生的捕捞争议,漳州海滩上的市民们收获的是台风带来的意外之喜,不存在过度捕捞或破坏生态的担忧。

03 专家提醒,享受之余需谨慎

尽管台风带来的海鲜诱惑难挡,但食用安全仍需引起重视。类似情况此前曾引发专家提醒,需警惕创伤弧菌等潜在风险。

创伤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细菌,可能通过贝类外壳上的锐利边缘或伤口进入人体。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感染可能带来严重健康威胁。

因此,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市民应注意以下几点:佩戴手套避免划伤;彻底清洗和煮熟生蚝后再食用;如有伤口避免接触海水。

---

未来随着台风季节持续,沿海地区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现象。但海洋专家建议,市民在参与赶海时应优先考虑安全因素,而非单纯追求收获数量。

网络上的视频显示,收获的市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种不期而遇的自然馈赠,为沿海居民的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也成为台风过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