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打头阵,10国军队齐聚奔赴伊朗,哈梅内伊终于等到"救星",美以打错算盘了!中东局势微妙
据环球时报报道,12月4日,一场牵动中东乃至全球神经的联合军演将在伊朗大不里士附近拉开帷幕--上海合作组织"萨罕德-反恐怖主义-2025"联合反恐演习已确认日程,按上合组织区域反恐机构主任沙尔舍耶夫披露的信息,演习计划和邀请函很快就会送达参演方及观察员手中。从过往上合军演的惯例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成员国大概率都会派兵参与,而解放军在这类多边行动里的角色早已不是秘密--通常都会承担技术支撑与指挥协调的核心任务,说是"打头阵"一点不为过。
此时伊朗的处境,用"内外交困"形容再贴切不过。本月欧洲列强刚借着2015年核协议里的"快速恢复"机制,重新把联合国制裁的枷锁套在伊朗身上;以色列那边则始终虎视眈眈,军事威慑的动作就没停过;美国更显虚伪,特朗普嘴上喊着要和伊朗谈判,手里的制裁大棒却越挥越狠。这种层层施压下,德黑兰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哈梅内伊政府急盼能有力量打破这种围堵,而上合组织这场军演的到来,对伊朗而言简直就是"及时雨"。

很多人会问,上合为啥要选在这个敏感时刻、敏感地点搞军演?表面看是"反恐演练",要模拟多国联合打击跨境恐怖势力、强化情报协同,但明眼人都清楚,在美以不断把火头对准德黑兰的背景下,这场演习的战略威慑意味藏都藏不住。上合这么做,背后的考量其实很清晰。伊朗的战略位置太关键了,它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往西能到地中海,往南连印度洋,往北通中亚,对"一带一路"倡议来说更是"西进通道"的核心节点。把军演放在这里,就是要让外界看到,上合不只是搞经济合作的组织,在区域安全协调上同样有硬实力。
更重要的是,这是对美以霸权逻辑的一次直接回应。现在美以在中东不断强化军事存在,动辄搞单边制裁、军事威慑,而中国、俄罗斯、伊朗这些上合成员国的立场越来越一致--就是要反对外部干涉,守住主权独立的底线。上合一直提"合作安全",骨子里其实是"去西方中心化"的安全理念,这次10国军队齐聚伊朗,等于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多极世界的安全框架已经在转了,不是你想怎么拿捏别人就怎么拿捏。

对伊朗来说,解放军的参与更是一剂"强心针"。在德黑兰的战略语境里,解放军的到来就像一面实实在在的盾牌,哪怕暂时不用它挡子弹,这份存在本身就能让美以投鼠忌器。要知道,解放军在上合军演里的"打头阵",不只是技术和指挥上的主导,更代表着中国在上合安全体系里的话语权正在上升,这种背书对孤立中的伊朗来说,比任何口头承诺都管用。
美以这次显然是打错了算盘。他们原本以为靠制裁和威慑能逼伊朗让步,却没料到伊朗背后会有上合这张"安全网络"支撑。上合虽然一直强调"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天津宣言》也明确说了不干涉内政、不用武力解决争端,但在现实的地缘博弈里,这种"反恐演习"传递的信号足够强烈--伊朗不是没人帮,想动伊朗就得先掂量掂量上合的分量。
当然也得客观看,这场军演没法从根本上改变伊朗面临的安全格局,但它给伊朗争取到的战略缓冲期太关键了。有了中俄等上合成员国的军队在场,至少未来一段时间里,美以再想搞军事冒险就得更谨慎。而且从更大的视角看,这事儿也让中东局势变得更微妙--美国想靠代理人搅乱中东、维持霸权的老套路,正在被上合这种多边合作的新逻辑冲击。

哈梅内伊等的"救星",本质上不是某一支军队,而是能打破美以单边围堵的多边力量。上合这次选择站出来,既是对伊朗此前呼吁的回应--毕竟今年8月上合峰会上伊朗总统就提过希望组织在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也是在为多极世界的安全秩序铺路。美以要是还抱着过去那种"想制裁就制裁、想威慑就威慑"的心态,恐怕只会在中东越来越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