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9月底,美国发布出口管制所谓"穿透性规则",将美方"实体清单"上企业下属的多数股权子公司自动列入所谓"黑名单"。一肚子坏水直冲中国而来,没想到美企先跳起来了。

据路透社10月21日报道,一个董事会成员包含甲骨文、亚马逊、埃克森美孚等美国龙头企业的商业游说团体,正敦促特朗普政府立即暂停这项贸易新规。该团体警告称,这项新规已导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出口活动停滞,并将促使中国等国将美国企业移出其供应链。白宫和美国商务部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路透社获得的信件内容,在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NFTC)一封落款于10月3日、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信中,该委员会主席杰克·科尔文(Jake Colvin)将矛头对准"穿透性规则",直言不讳道,"该规则已导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出口立即暂停,这与您'减少贸易逆差、提升美国全球出口'的目标背道而驰。"

他进一步警告道,如果该规则维持不变,将促使其他国家转向非美国制造的商品,"最终导致美国国家安全受损,因为以中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会将美国节点从其供应链中剔除"。

信中还指责美国商务部"大幅放缓、甚至暂时中止"出口许可证申请的审批流程,"尤其是针对中国客户的申请"。NFTC称,目前美商务部积压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许可证申请已达数千份"。

NFTC拒绝对信件内容发表评论。路透社指出,长期以来,华盛顿的"对华鹰派"一直寻求通过所谓"穿透性规则"进一步打击受制裁的中国企业,但这封信暴露了美国私营部门对这项争议性规则的反对与不满。

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等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不久后的10月8日,美方又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长期以来,漏洞使得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出口得以存在,"美国商务部主管工业和安全局的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Jeffrey Kessler)在新规出台后竟宣称: "在本届政府的领导下,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正在堵漏洞,确保出口管制按预期发挥作用。"

资料图:杰弗里·凯斯勒 视频截图

美媒彭博社报道指出,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规定"蓄谋已久",意图防止受制裁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通过附属公司获取受限的美国商品。

彭博社援引部分行业人士观点称,他们担心,此次规定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美国决策者所宣称的出口管制执法中的"打地鼠"问题,但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麻烦,使其更难判断潜在客户是否已受到额外限制。

英国《金融时报》也解读认为,美方新规虽并未单独点名中国,但其中的目标包括多家中国企业。报道强调,这项新规是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执政后,为应对所谓"中国获取可能助力解放军现代化的美国技术"的担忧,而采取的首批行动之一。

《金融时报》援引研究机构WireScreen的一项初步分析数据称,新规将影响数千家中国国有集团及其他企业的子公司。

关于美对多家中国实体实施穿透性制裁,10月10日,中国商务部新闻人发言人回应表态,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美方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滥施长臂管辖,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多家实体实施穿透性制裁。美方此举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并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实体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外媒普遍解读认为,中方这一举措打击了美国汽车供应链,迫使特朗普政府回到谈判桌前。

10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