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特朗普斡旋俄乌停火的行动没什么进展,但哪怕这个举动充满了象征意义,仍旧让曾经力挺乌克兰的波罗的海三国开始卖队友了。
30日爱沙尼亚防长汉诺·佩夫库尔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公开反对俄乌停火停战,声称乌克兰战争的停止将大大增加俄罗斯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安全威胁。
乌克兰听了,心都寒了
英媒称,立陶宛防长沙卡利埃内早些时候也在伦敦发表了类似的言论,声称俄罗斯不会在战争结束后崩溃,而会利用停火后的时间继续增强军事实力。
简而言之,佩夫库尔和沙卡利埃内反对俄乌停火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乌克兰与俄罗斯停战后,波罗的海三国会成为俄罗斯下一个进攻目标。
不过,两人的逻辑却听起来十分奇葩:佩夫库尔声称,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部署了60万军队,其中30万人在停战后"不会回老家收玉米",而会被部署到其他地方,"有理由认为停战会让普京实现2022年的军事计划,即组建一支150万人的军队,并在芬兰和波罗的海地区部署新的军团"。
所以,佩夫库尔和沙卡利埃内希望乌克兰要么继续和俄罗斯打下去,直到迫使俄军撤出乌克兰领土;要么北约赶紧下场,派兵进入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
现在的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正是爱沙尼亚前总理
更奇葩的是,佩夫库尔和沙卡利埃内还"既要又要":他们反对北约撤出在波罗的海三国部署的军队以支援乌克兰,因为这么做会让波罗的海国家的防御出现漏洞,比如爱沙尼亚就反对英国将驻军调走,要求北约另组新军进入乌克兰。
不得不说,英媒这篇报道属实把波罗的海三国敢做不敢认、"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致利己主义,以及"既要北约驻军护体,又怕俄罗斯掀桌"的矫情心态暴露得淋漓尽致。
波罗的海三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是出了名的反俄国家。
回顾2022年至2024年,三国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疯狂挑衅俄罗斯、拱火冲突升级,具体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和芬兰、瑞典讨论封锁波罗的海,以限制俄罗斯船只进出、将俄罗斯列入"支恐国家"名单、把俄语居民贬为"非公民",积极推动欧盟对乌军援等等。
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汉诺·佩夫库尔
然而,在看到特朗普为了调停俄乌冲突,甚至不惜对俄罗斯绥靖后,波罗的海三国终于想起了刻在骨子的恐惧,其反对俄乌停火的回应也像极了被抛弃后撒泼打滚的怨妇--当初挑衅俄罗斯时有多嚣张,现在担忧自己会成为下一盘菜时的恐慌就有多滑稽。
我们之前说过,国际形势在二战结束后的整体和平环境,给了太多小国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即自己可以站在大国的肩膀上对另一个大国张牙舞爪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波罗的海三国在菜单还是餐桌?
但这些小国似乎从来没有注意到,它们身上的保护伞不仅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而且完全建立在大国的喜怒基础之上--用布林肯的话说,这些小国把自己当成了餐桌旁的宾客,但它们实际上只是菜单上的菜肴。
现在大国对小国的庇护,归根结底还是过去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现,而特朗普试图出卖乌克兰以求结束冲突的本质,其实是承认了俄罗斯在前苏联加盟国范围内的话语权。
乌克兰用自己的惨痛经历证明了大国,尤其是美国的承诺根本靠不住,但还有像更多乌克兰这样的国家,比如波罗的海三国或菲律宾,依然天真地相信美国那张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