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三四名决赛如期举行,上海女乒对阵黑龙江女乒。黑龙江队主力选手王曼昱因伤缺席本场比赛,阵容实力受影响。当上海队队员孙铭阳在决胜局以11比6拿下最后一分,上海女乒以总比分3比0战胜黑龙江队,获得该项目铜牌,这是上海女乒自1983年第六届全运会后,时隔42年再次站上全运会乒乓球女团项目领奖台 。
在此前一天进行的女团半决赛中,上海女乒对阵山东女乒。比赛中,上海队队员陈熠对阵奥运冠军陈梦并击败对手,为上海队拿下一分,但整场半决赛时长超四小时,上海队最终以2比3的比分不敌山东队,无缘决赛,进入三四名决赛争夺铜牌。半决赛结束后,上海女乒队员情绪处于较低落状态,当晚队伍召开准备会,主教练陈叶君向队员传达指导思路,告知队员无需过度关注输赢,将三四名决赛当作本次全运会的最后一次 舞台,专注比赛过程本身 。
11月19日的铜牌战中,陈叶君的指导思路转化
为队员的比赛状态。首场女双比赛,上海队派出陈熠与孙铭阳组合,对阵黑龙江队张瑞与范姝涵组合,三盘比分均处于胶着状态,最终上海组合以12比10、11比8、14比12的比分连下三城,为队伍拿下首分。第二场单打比赛,上海队削球手杨屹韵对阵黑龙江队队员车晓曦,杨屹韵在第三局以7比11失利后快速调整状态,第四局以11比4锁定胜局,总比分3比1击败对手,为上海队扩大优势。第三场单打比赛,上海队孙铭阳对阵黑龙江队范姝涵,比赛初期孙铭阳以1比2的比分落后,随后调整心态,最终以6比11、11比3、9比11、13比11、11比6的比分逆转战胜对手,为上海队锁定胜局。铜牌战结束后,队员陈熠出现落泪情况,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落泪为"幸福的泪水",队伍胜利源于团队凝聚力 。
上海女乒此次铜牌的获得,与队伍"黄金三角"组合的形成及磨合密切相关。2021年第十四届陕西全运会中,上海女乒以年轻队员为主要阵容,最终仅获得女团项目小组出线权,未进入前八名。陕西全运会结束后,孙铭阳加入上海女乒,队伍逐渐形成以孙铭阳、杨屹韵、陈熠为核心的"黄金三角"组合,此后该组合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等赛事中多次磨合,整体实力逐步提升。2024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上海女乒获得女团亚军,当时诸多世界冠军未参赛;而此次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女团项目参赛阵容齐整,奥运冠、世界冠军均参与同场技,陈叶君明确表示,本次铜牌的含金量与去年全锦赛亚军存在明显差异 。

作为"黄金三角"中的资深队员,孙铭阳在关键比赛中多次承担"定海神针"的角色。她在日常训练与比赛中会主动观察陈熠、杨屹韵两位年轻队员的状态,通过自身经验帮助年轻队员缓解比赛压力,此次铜牌战中的逆转胜利,正是其比赛经验与团队担当的体现 。杨屹韵的削球技术为上海女乒的特色技术,其右手横板双反削球,以反手生胶制造旋转变化和防守反击为主,国际乒联技术组数据显示,她的削球成功率达78%,赛季最高,反手旋转差平均176转/分钟,高于其他选手,这种稳定性对不擅长应对削球打法的对手能形成有效制约。2024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杨屹韵随上海女乒获得女团亚军,赛事成绩让其自信心显著提升,后续在与国家队队员的较量中已能保持从容状态。
"黄金三角"中的陈熠,在2025年国际乒联第47周世界排名中位列女单第九位。其近期赛事成绩包括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中2比4不敌朱雨玲获得亚军,2025年WTT欧洲大满贯女单半决赛中1比4不敌孙颖莎止步四强,同时在多场国际与国内赛事中,先后击败孙颖莎、王曼昱、陈梦等顶尖选手,个人技术与比赛成绩的进步清晰可见,成为上海女乒进攻端的核心力量 。
在陈叶君看来,此次铜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比赛名次上。2021年陕西全运会结束后,上海女乒针对各类赛事中的比赛结果持续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同时获得上海市体育中心领导的全力支持,这些因素共同推动队伍走到此次全运会领奖台。此外,陈叶君还提及队伍的成长反差:成年组此次实现全运会领奖台的突破,但青年组在赛事中因对困难准备不足,未取得理想成绩,这一反差让队伍明确需在把握当下成绩的同时,重点推进梯队建设工作。队员间的相互扶持也是此次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杨屹韵表示自身比赛斗志的激发源于队友的表现,孙铭阳在铜牌战落后局面下的心态调整为队伍逆转获胜提供键支撑,陈熠则提队伍以"做好每一分"为比赛准则,契合全运会乒乓球赛事的竞技特点 。
除队伍自身努力外,上海女乒的团队保障工作全面到位,覆盖训练、比赛、后勤等多个方面,让队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场比赛中。此次铜牌的获得,为上海女乒42年的等待画上圆满句号,而随着樊振东夺得本届全运会男单金牌、周锦泉斩获青年组男单银牌,上海乒乓球队已在本届全运会上收获1金1银1铜的成绩陈叶君用"年轻有朝气,更有未来"八个字总结上海女乒的队伍特质,在被问及下一届全运会的目标时,他表示队伍有信心实现更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