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下午,北京市气象台接连发布雷电黄色、大风蓝色和冰雹黄色三项预警信号。雷达监测显示,一团直径超过20公里的强对流云系自房山区北部生成,裹挟着直径3厘米以上的冰雹向东南方向快速移动,海淀、朝阳、丰台等中心城区首当其冲。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性天气,让拥有22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迅速进入应急状态。
根据气象站记录,冰雹最大直径达到4.5厘米,相当于普通鸡蛋大小,落地冲击力达到每平方米30公斤。网友提供的视频显示,密集的冰雹砸在汽车引擎盖上发出密集敲击声,某小区露天停放的汽车中,有多辆出现挡风玻璃破损。
这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源于多重气象因素叠加。气象专家解释,当日北京上空3000米处存在-15℃的低温层,配合地面32℃的高温形成强烈热力对流。从蒙古国南下的冷空气与渤海湾北上的暖湿气流在房山一带激烈碰撞,每小时垂直风速达到25米/秒的上升气流将过冷水滴反复抬升至冻结高度,最终形成致灾性冰雹。值得关注的是,冰雹云移动路径上的城市热岛效应,使中心城区受灾程度较郊区加重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