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增幅差异"或再度缩小,你期待吗?

对于全国范围内1.47亿(截止到2024年末)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而言,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柱"的政策背景下,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晚年生活质量,也是衡量自身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参考指标。

一般来讲,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在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之后所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其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反之,所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其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收支失衡、退而不休也将成为新的难题。

所以,国家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合理调整机制进行优化。一方面,鼓励广大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通过多缴、长缴的办法来努力提高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标准,以便能更好的保障晚年生活;另外一方面,也会基于经济不断发展、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逐年上涨的现状适时调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那么问题来了,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否能够按照往年的经验在2025年迎来新一轮的待遇调整从而实现基本养老金的"21连涨"呢?接下来,本人将继续围绕基本养老金调整展开详细的介绍。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最早源自于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中不仅明确指出要对基本养老金的计发老办法进行改革,同时也强调国家将会正式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并会依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变化等多项因素适时、适当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以此作为政策基础,为了推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变,逐步实现体制内、外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在缴费方式与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等制度层面的统一,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又正式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家在其中明确指出将逐步建立兼顾各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并依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变化等等多项因素统筹安排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于是,自2016年起我国便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且沿用至今。具体来看,无论是体制外的企业退休职工,还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只要依据政策要求能够被纳入到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整范围内,便采取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3种相结合的办法。而且,同一个省份详细调整方案是相同的。

①定额调整:顾名思义,指的是按照固定的待遇标准来上调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主要体现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即在同一个省份内,各类退休人员定额上涨的养老金金额是一致的。

②挂钩调整:指的是分别与退休人员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挂钩,主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即在同一个地区内,多缴和长缴的退休老人涨得更多。

③倾斜调整:指的是在定额调整与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于调整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龄和艰苦偏远地区的退休人员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的一种方式,主要体现国家政策对其的关心和照顾。

7月8日,养老金调整补发或步入"倒计时"

参考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我们可以得知,凡是在2023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均可自2024年1月1日起参与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平均上涨幅度3%。

那么,步入2025年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是否能够在2024年的基础上再继续适当提高呢?换句话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否能够实现自2005年正式建立调整机制以来的"21连涨"呢?就目前人社部等多个部门所释放的信号来看,"21连涨"已成定局!

据了解,从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均明确表示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再度提高。

而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往年的经验和流程,2025年或将继续采取"3步走"的策略:

首先第一步,由人社部、财政部联合正式下发《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会明确调整范围、全国调整水平、调整办法等重要的事项;其次第二步,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并在结合各自地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31省市的人社厅将相继公布具体实施方案;再者第三步,各个统筹地区需要做好与基本养老金调整有关的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然后将调整增加额及时、足额补发到位。至此,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和补发才算正式完成。

基于上述这3项步骤,我们也不妨可以大胆预测,在2025年调整步伐整体晚于前几年的现状下,《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仍有望在7月中上旬正式发布,然后各省便相继下发具体实施方案,并将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及时且足额陆续补发到位。所以,若从这个角度来看,2025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补发其实也已经迎来倒计时。

企退VS事退,究竟谁涨得多?

若不出任何意外的话,2025年大概率会继续采取定额+挂钩+倾斜3种相结合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即整体的调整原则保持不变,且继续保持企退和事退调整办法的统一。

基于这一预测我们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同一个省份内,由于企退和事退需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执行同一套调整方案,并且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普遍相对较长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大概率会使得其待遇的调整增加额会高于企退。

但是,若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处于不同的省份,所执行的详细调整办法往往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两者的调整增加额进行对比并分出谁涨得多、谁涨得少。而且,在详细调整方案正式下发之前,对于实际增长额还并不得知。

2025年"增幅差异"或再度缩小,你期待吗?

据了解,在3月9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明确表示称今年将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且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如此一来,也等于向社会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养老金的增幅差异或再缩小。

具体来看,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可以通过"控高补低"的办法来缩小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内部差距;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则可以通过"提低快涨"的方式来实现追赶。这不,基于这一趋势,有消息称2025年度区域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增幅差异"将降至1.4倍左右。

结语

总而言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2025年将实现"21连涨"这件事几乎可以说已经板上钉钉,毕竟财政部、人社部乃至国务院办公厅等多个部门均已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不过,在调整通知与各省公布具体调整方案之前,退休人员对于自身待遇的实际上涨金额和调整比例还尚不得知,而目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能够做的便是耐心等待即可,想必好消息已经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