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巴以问题上"失道寡助"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错得越来越离谱,竟开始碰瓷中国。
他当地时间9月15日发表讲话时,一边坦承以色列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孤立,另一边又佯装为"受害者",无视各方劝和促谈的努力,一再宣称中国和卡塔尔发动舆论攻势意图"围困"以色列,以色列需投入"巨额资金"予以对抗。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立即引发国内反对党和行业组织的强烈反对,其讲话后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股价应声下跌。反对党领导人炮轰内塔尼亚胡,直指以色列的孤立局面是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一意孤行、推行失败政策"的后果。
中方多次就巴以问题阐述立场,并强调,滥用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强烈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以色列为平息战火、重启谈判多作积极努力。
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美国立法者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承认孤立,"甩锅"中国卡塔尔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内塔尼亚胡是在财政部一场会议上发表此番言论的。加沙战事持续期间,欧洲多国呼吁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和制裁,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国家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内塔尼亚胡承认,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面临日益加剧的孤立,未来数年需成为更具自力更生能力的"超级斯巴达"。
"以色列正处于某种孤立状态,"内塔尼亚胡说,"我们将越来越需要适应一种具有自给自足特征的经济模式。"他接着说道,"自给自足"意味着脱离全球贸易的经济独立状态,是"我最讨厌的词汇"。
"我信奉自由市场,但我们可能会面临武器产业供应被切断的情况。我们需要在本土发展武器产业。 不仅是研发,还要具备生产所需装备的能力。"
内塔尼亚胡称,以色列将成为"雅典与超级斯巴达的结合体"。"我们别无选择;至少在未来几年,我们必须应对这些试图孤立我们的行为。"
他接着称,自战事爆发以来,以色列面临两大新威胁:一是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向欧洲移民,导致欧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所谓的"反以势力"借助新技术,在数字平台上扩大影响力。
内塔尼亚胡首先谈及欧洲的人口结构变化。他称,"无限制移民"导致穆斯林群体成为"规模庞大的少数群体",他们"声音响亮、极具对抗性",这些国家的穆斯林公民正施压本国政府推行"反以政策"。
他煞有介事声称,另一大挑战就是以色列的"对手",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卡塔尔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利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广告在西方媒体上传播'反以议程'。"他还点名TikTok。
"这使我们陷入了某种孤立。"这名总理说,以色列投入"巨资"对抗这些舆论攻势,就能反击针对自身的"妖魔化和煽动行为"。
当天晚些时候,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向由250名美国州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发表讲话时,再次提及上述主题。
他称,不只是孤立,以色列正面临一场"围困行动"。
他再次点名中国和卡塔尔。"他们正策划对以色列的攻击,通过西方世界和美国的社交媒体平台。我们必须予以反击,也必将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反击。"
随后,内塔尼亚胡在接受i24新闻台采访时故伎重演。
"(中国和卡塔尔)成功让以色列陷入全球孤立了吗?没有。美国仍与我们站在一起,许多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但我们目前确实面临集中在西欧的问题,我们正在并将继续采取措施打破这一封锁。"
应伊斯兰合作组织要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16日就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举行紧急辩论。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与会并发言。
陈旭指出,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公然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破坏和平努力,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尊重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但以色列对此视若无睹,动辄对周边国家开展军事行动。卡塔尔是加沙停火谈判的重要斡旋方,为推动停火、恢复和平作出了大量努力,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以方行为是对停火谈判的蓄意破坏。
陈旭强调,滥用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中方强烈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以色列为平息战火、重启谈判多作积极努力,认真履行国际人权法、人道法义务,尊重周边国家人民生存权。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停火止战、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9月16日,加沙地带,以色列宣布扩大在加沙城的军事行动,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沿海岸公路从加沙北部向南部撤离。 视觉中国
反对派炮轰:都是内塔尼亚胡失败政策的后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内塔尼亚胡罕见地承认了以色列的外交困境。此前,无论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如何就加沙袭击将导致更多人员伤亡和破坏发出警告,无论其他人如何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以色列都对这些指控予以强烈否认,内塔尼亚胡也拒绝改变其政策。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很快引发国内反对党和行业组织的强烈反对,以色列股票指数一度下挫两个百分点。
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亚伊尔·拉皮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孤立并非注定的命运,而是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错误且失败政策的产物。他们将以色列变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却甚至不愿尝试改变现状。"
反对党民主党主席亚伊尔·戈兰怒斥道,内塔尼亚胡的表态如同在说,"要保住我的职位,我需要无休止的战争和孤立";至于以色列民众,则"需要牺牲国家、经济、孩子的未来和他们与世界的联系"。
以色列制造商协会主席罗恩·托默表示,以色列的形象已在全球严重受损。对以色列经济而言,所谓"自给自足"将是一种"灾难"。
加迪·艾森科特曾是内塔尼亚胡战时内阁成员。他抨击道,内塔尼亚胡的战时内阁在一年多的加沙战事应对中陷入瘫痪,"若总理无力改善局面,就应立即交出权力,将职权归还人民。"
"可能只是更广泛抵制的开始"
由于以色列在加沙的种种行动,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陆续宣布对以色列实施部分或全部武器禁运。
此前,在今年6月举行的法国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多家以色列企业拒绝移走展台攻击性武器,因此其展台被主办方以竖立"黑墙"方式"关闭"。本月8日,西班牙宣布实施对以色列武器禁运等多项措施。
近几个月,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已宣布计划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9月15日,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日前袭击卡塔尔,并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
在以色列国内,反对声也日益高涨,人质家属、公众和部分军方人士都反对扩大战争,担心这可能会加剧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危及人质安全。
黑山民众集会支持巴勒斯坦 视觉中国
半岛电视台15日报道指出,随着加沙战争的持续,以色列的国际孤立程度空前扩大,不仅体现在外交上,也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层面。
以色列商人在达成贸易协议时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以色列制造商联合会主席证实,进出口商面临"越来越多的拒绝与他们打交道"的情况,而国际法专家警告说,这些事态发展只是更广泛抵制浪潮的开始。
在以色列国内,政治和安全危机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危险指标,农业经济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而水果和蔬菜价格指数却急剧上涨,导致人均消费量下降。
随着国际孤立程度加剧、进出口能力下降以及对经济不稳定的担忧,这一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经济学家警告称,生产停滞和人口快速增长之间的差距,加上逐步的贸易和经济抵制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可避免的内部粮食危机,这种危机将超越军事和武器部门,影响到以色列公民的日常生活。
分析人士一致认为,这种静默封锁的危险性丝毫不亚于正式制裁。它渗透到市场、投资、合同和贸易关系中,逐渐削弱以色列的经济地位,加深其政治孤立。这堪称一种未经宣布的封锁,但其影响体现在每一项被推迟的交易、每一次被取消的访问以及每一条信贷额度的关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