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签字的第二天,马斯克开始履行自己的诺言,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誓要向美国总统展开报复。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

当地时间7月5日,马斯克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正式宣布:新政党"美国党"成立了,要将自由还给美国人民。

据马斯克认可的说法来看,"美国党"的主张包括减债、合理开支,用AI和机器人升级军队、加快AI发展抢优势,减少监管,保障言论自由,支持生育等政策。

要知道,在这前一天,特朗普刚在美国"独立日"这一天,签署了"大而美"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看来,这位坐拥特斯拉、SpaceX等商业帝国的亿万富翁,几乎以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姿态,向手握总统大权的特朗普,以及向共和党和民主党"宣战"了。

"大而美"法案自提出以来便争议不断,它一边削减着联邦层面的援助,一边让长期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更被指是专门为富人和大企业量身定做的"减税礼包"。

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法案

眼下美国国债已攀升至36.2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媒体普遍认为,在这样的债务高位上,"大而美"法案只会让结构性赤字进一步扩大。

马斯克也从一开始就对该法案极为"不满",他直言这一法案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并指出其会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工作岗位,给美国带来严重损害。

他也早就放出了狠话:如果"大而美"法案通过,第二天就会成立"美国党",还要让那些支持该法案的共和党议员在明年"输掉初选。

如今,他也是在兑现自己的承诺,但"美国党"要想站稳脚跟并发展起来,恐怕得面对不少挑战。

首先,美国现有的政治格局中,民主党和共和党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稳固的两党制传统,新政党要打破这种格局、争取选民支持并非易事。

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对新政党是极不为不利的,新党难以靠部分选民支持在议会分得议席。

且联邦和各州对新政党注册、候选人竞选资格认证要求繁杂,像候选人居住地限制、大量选民签字请愿等,很多第三方政党就曾受阻于此。

近年来,像自由党、绿党这样的第三方政党,都未能在国会中获得席位,初出茅庐的"美国党"也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

其次,新政党的资金筹集也是一大考验,尽管马斯克自身财力雄厚,但政治竞选和政党运营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以支撑长期运作,是"美国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再者,政策主张的落地难度不小,其提出的减少债务、推动军队现代化、加速AI发展等主张,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和现实操作,无疑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

而马斯克与特朗普及国会共和党人关系破裂后,在共和党内影响力减弱,但一个成功的政党需要建立稳固的支持者网络,是需要人脉来支撑的,不是单靠资金就能解决的。

更不用说,"美国党"的出现会威胁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地位,两党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打压。

当然,"美国党"的成立已泛起层层涟漪,其中最直接的冲击,落在了特朗普与共和党身上。

在具体行动策略上,马斯克已明确将矛头对准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党议员,扬言要在明年初选中让他们"输掉席位"。

"美国党"也把目标放在2 - 3个参议院席位和8 - 10个众议院席位上。在当前国会席位胶着的形势下,这些少量席位极有可能成为关键,左右有争议法案的通过与否,使"美国党"成为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关键少数"。

这不,马斯克的公开表态,很快就让共和党人坐不住了。其中一名共和党的策略师发出威胁,称若是马斯克敢继续对着干,不仅会失去共和党人的支持,还会成为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也已经威胁要调查特斯拉获得的政府补贴,甚至考虑驱逐马斯克出境,后续,特朗普可能会利用手中职权,让马斯克付出代价。

但无论马斯克最终成败如何,"美国党"的出现已撕开了一道口子,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国政坛既有的游戏规则,未来走向究竟如何,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