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小麦市场又迎来一波强势上涨,山东、河北、河南的面粉厂调价通知满天飞。山东商河金沙河直接把价格提到1.232元/斤,临沂五得利紧跟涨到1.23元,河北邯郸五得利上调至1.225元,河南周口益海也涨到1.225元。这涨价势头像踩了油门,一天比一天猛!

下雨天浇出涨价潮,山东这次成了"领头羊"。连续降雨让运输犯了难,平时一天700多辆送粮车呼呼往厂里开,这两天直接缩水到40来辆。面粉厂机器等着"吃饭",急得只能涨价吸引粮源。不过老农们心里明镜似的--这雨一停,上量增加后厂家八成又要压价,所以趁着涨价赶紧出手才是聪明人!

政策大网悄悄铺开,218个粮库出手托底。河南第三批托市收购点已经开秤,安徽第二批库点也陆续启动,目前累计开了218个收购库点。别看现在托市收购的效果像温吞水,它可是给小麦价格焊死了"铁底"。一等麦1.23元、二等1.21元、三等1.19元的价格摆在那儿,市场价根本跌不穿这个保护网。

饲料企业悄悄"换菜单",给小麦添了把火。华北玉米价格噌噌涨到1.21-1.25元/斤,和小麦价格肩并肩了。饲料厂精打细算,发现用小麦替代玉米更划算,长江沿线和珠三角的厂家纷纷调转枪口抢购小麦。新玉米上市还得等到9月,这三个月小麦成了香饽饽!

进口小麦"掉链子",国产麦挺直腰杆。海关数据让人一惊--前5个月小麦进口才161万吨,同比暴跌80%!进口粮商和储备库没得选,只能转头抢购国产麦。尤其优质麦被捧成了宝,华北地区一类优质麦最高冲到1.47元/斤,比普通麦贵出一截。

市场情绪彻底点燃,粮点报价"一天一个样"。基层收购价普遍涨到1.18-1.19元/斤,较前期每斤涨了2分钱。贸易商们捂着粮不着急卖,面粉厂门口车少了就接着涨,越涨越惜售,形成涨价循环。河北贸易商老张咧着嘴笑:"去年存粮亏的钱,今年这把要赚回来!"

短期看天气转晴可能带来小幅回调,但中长期行情已经站在新起点。托市收购持续"抽走"市场粮源,218个库点存粮越多,后市涨价的火药蓄得越足。玉米"青黄不接"持续到9月,饲料厂的小麦采购根本停不下来。小麦市场易涨难跌的格局已经定调,7月行情大概率震荡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