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墙,刷掉249万元财政资金;一顶官帽,却隐瞒着16岁入仕的荒唐晋升;一个县城,半年内两任县委书记被查。
据《河南日报》3月31日消息,河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其中就包括宁陵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王东霞-刷白墙-问题。
谈起王东霞,就不得不提一下她的履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处处透着反常。
这位1975年9月出生,河南柘城人,1991年8月参加工作,河南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王东霞16岁来到体制内工作,这是做到的?按照年龄来算的话,她应该是中专毕业,如果这个年纪大学毕业的话,那真就成神童了。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就直接可以来到体制内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相关规定,-要求年满十八周岁-。
一言以蔽之,可想而知她是怎么参加工作的。
王东霞即使没有高中学历,她依然能够顺利地进入公务员系统,捧到了铁饭碗。
而她的研究生学历,是参加工作后获得的省委党校研究生。
王东霞历任共青团柘城县委书记,柘城县马集乡乡长、乡党委书记,胡襄镇党委书记等职,2021年9月任宁陵县副县长,后任宁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三级调研员。
29岁的王东霞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她的学历从中专-跃升-为省委党校研究生。
她的提拔可以说是-火箭式提拔-,这种-年轻化-异化为-低龄化-,-破格提拔-变成-火线提拔-,更为-带病提拔-埋下祸根。
在通报中显示,2019年,胡襄镇21个行政村的40万平方米墙面突然集体-变脸-。
时任镇党委书记王东霞亲自指挥着施工队,用白色涂料将农房外墙粉刷得光鲜亮丽。
仅仅这场美化墙面工程,就花费了的249.62万元,既没有安装排污管道,也没有安装路灯。
王东霞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钱,劳民伤财大搞-形象工程-呢?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对上级检查的-经典观摩路线-。
这种为脸上贴金的面子工程属实是一种浪费。
而在王东霞的心理只想着怎么讨好上级领导,却忽略了老百姓的切实需求,也从侧面反映王东霞是怎么被提拔的。
笔者注意到,-刷白墙-大搞面子工程的还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阜阳市原市委书记李平。
随后李平被调查审查。
据统计,这项面子工程共花费财政资金799万余元,当地基础设施却严重缺失。
2024年6月24日,王东霞被审查,2024年9月被立案。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与王东霞搭档的原县委书记马同和2024年3月落马,而继任者蔡勇仅仅上任5个月,在任上被查。
一个县城半年内三任主官接连-落马-,折射出基层的这种-前腐后继-的怪圈,恰似《左传》所载-郑国三良,相继而亡-的现代翻版。
王东霞在乡镇党委书记任上工作11年,将人事任免、项目审批等权力攥在手中,形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裁。
这种-土皇帝-式做派,拿着那249万元就随意挥霍。
用老百姓的话讲-墙刷白了,心却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