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失效,日韩都不急着达成协议,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强硬
特朗普关税战正在失效,日韩为什么都不急着与美国达成协议?他们又对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随着中美在日内瓦达成联合声明互相削减关税后,就注定着特朗普通过关税向其他国家施压的战术,将会越来越难起到效果。因为中国靠着强硬到底的态度,却获得了与美国率先达成协议的机会,其他原本担忧美国威慑的国家,现在也有了更大的底气,寻求对自身更加有利的关税条件。
虽然美国已经提前嗅到了这一信号,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奥尔森认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成果,确实影响到了很多同样面对美国关税压力的国家,让这些国家的谈判策略出现了转变。
美国财长贝森特则警告称,如果各国在7月初关税暂缓期到期前不"真诚地"进行谈判,且未能达成贸易协议,关税税率将很快恢复到"解放日"水平。
但是这样的威胁,目前来看并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就在5月20日,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前往美国之前举行记者会,他再次强调,日本将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关税,不会支持损害日本利益的贸易协议。
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也明确表态,称日本不会与美国达成一项不包括汽车关税的初步贸易协议,也不会为了保护汽车业而牺牲日本农业市场。
据悉,美日可能会在23日举行第三轮谈判,但是贝森特已经不打算出席,侧面反映出美方对本次谈判的悲观情绪。
不仅仅是日本,甚至连韩国现在也有了与美国周旋的意思。
5月19日,韩国目前民调领先的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公开批评临时政府,认为他们与特朗普政府的接触过于仓促。李在明直言,美国在关税谈判中未必占据"绝对优势",即便美国会有诸多要求,但是他们自己也不会指望全部得到满足。李在明最后强调:"我们不必急于率先让步,匆忙达成协议。"
虽然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金文洙认为应该尽快推进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不过目前来看,拥有51%支持率的李在明表态显然更有分量。
此外,原本有意与美国抢先达成协议印度,也传出希望以稳健的作风与美国进行谈判,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过早下判断。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也聊到,在5月12日,印度才向WTO发送通知,表示计划对美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以此回应美对印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这也凸显出印度打算跟美国还价的心理,而非对美国的要求全盘接受。
而从美国这边的反应来看,特朗普政府显然也没有做好准备,应对这么多贸易伙伴以及盟友的态度"反转",甚至开始考虑对部分国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即放弃谈判,直接由美国提出条件,让这些国家被动接受要求。
但是有了中国的"珠玉在前",越来越多对美国有着大额贸易往来的国家,显然都看到了迫使美国让步的希望,特朗普的关税战,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场长期拉锯的关税谈判,仅仅90天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