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陕西西安的李女士向奔流新闻反映,其父亲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交大一附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46天后离世,花费60余万元(自费32万余元)。核查收费明细时她发现,医院存在43项涉及医保方面的违规问题,于是向西安市医疗保障局投诉。经西安市医疗保障局调查核实,最终确认26项违规问题属实。
医保部门查实医院存在26项违规问题
李女士提供的一份西安市医疗保障局书面回复文件显示:其父亲2020年11月12日至12月8日到西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核查收费明细时发现有43项违规收费问题。医保部门收到投诉线索后多次核查,最终确认其中24项举报内容属实。此外,核查中还发现,该院存在其他违规问题2项,合计26项违规,共涉及医保基金75060.4元。该文件还明确,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西交大一附院存在的违规问题进行处理。

手术知情告知书所做手术与手术记录中的不一致
李女士提供的《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资金发放表》显示,"李女士实名举报西交大一附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医保部门按查实金额的3%给予奖励,共计2234.41元。该奖励金已于10月20日发放至李女士银行账户。"
家属指控诊疗不当并提起诉讼
李女士告诉奔流新闻记者,由于西交大一附院在其父亲住院期间存在诊疗不当的问题,所以将该院起诉至法院,在法院调查审理过程中,发现《住院患者费用清单》有多项耗材药品和诊疗项目在病历中无相关记载。随后,李女士向西安市医疗保障局提交相关举报材料,后又向国家医疗保障局举报持续推进事件核查。
李女士称,2020年8月,其父亲在西交大一附院查体时,通过B超发现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当时心外科医生主动找到我们,建议我们做心脏手术,表示虽然我父亲目前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不做手术,会有随时猝死的风险。"李女士告诉记者。同年11月患者入院手术。术后患者昏迷,被转入ICU,家属却被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生命体征平稳。因对治疗效果存疑,家属决定转院,结算总医疗费用60余万元,医保报销29万余元,家属自费30余万元。"仅一副国产心脏瓣膜自费费用高达28万元,而术前院方并没有告诉我们。"李女士说道,术后46天,父亲不幸离世。

国产心脏瓣膜自费费用高达28万元
"转院后医生说手术创伤过大已错过最佳治疗期,事后我咨询国内多名心血管专家,都被告知主动脉瓣中度狭窄无需手术。"李女士表示,她查询了国家诊疗指南规定,此类手术需满足六项条件才具备手术指征,其父亲六项条件均未达标仍被安排手术,且30余万元自费项目在术前均未征得家属签字同意。梳理费用中,她还发现多项不合理收费,如34次会阴清洗、96次血气分析+生化六项仅对应病历中50余张单据、介入微创手术纱布收费6000元,缝合线收费5700元在病历中无用量记录、2760元的冠状动脉造影病历中未见对应报告单。

96次血气分析+生化六项
"西交大一附院为我父亲实施的是经心尖TAVR术,属于介入手术,但手术纱布收费高达6000元,手术缝合线5700元。一个微创手术用这么多纱布和缝合线,我们觉得太离谱。"李女士说。

住院收费票据
一审判决医院承担70%责任
2022年,李女士就父亲诊疗问题起诉西交大一附院。2024年8月28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文书认定,西交大一附院存在首枚植入心脏瓣膜未在病历贴标签,病历书写不规范,无法明确手术具体行为;对瓣膜来源及质量无病历记录,导致三次司法鉴定无法排除相关因素而难以推进;实际实施经心尖TAVR术,与告知家属并签署同意书的经股动脉TAVR相关术式不一致,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损害患者知情权与治疗选择权。据此,法院认定西交大一附院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应承担70%的赔偿责任。
对于一审判决,李女士并不认可,认为父亲的死亡院方应负全责,故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后发回重审,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之中。
涉事医院暂未正面回应
李女士表示,她希望法院公正判决,更企盼有关部门规范医疗收费与医保基金的使用,"我不希望我身上发生的痛苦,再次发生在别人身上。"
李女士提供的病历显示,手术人员名单有十几种版本,包含多名医护人员姓名,时至今日,李女士和法院都无法确定谁是她父亲的主刀医生。
11月20日,奔流新闻记者采访西交大一附院心外科时,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不方便回答"。

西安市医疗保障局书面回复文件
针对记者"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会受到怎样的处理?"的提问,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表示,会将问题反馈给相关科室,随后会有专人答复记者。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