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俄罗斯在多个战场占据优势,乌克兰在红军城等地面临防线崩溃风险。与此同时,欧盟军事化进程加速,已从经济贸易组织转变为军事集团,遵循北约原则,通过"俄罗斯威胁论"推动军事扩张,积极支持乌克兰并鼓动成员国备战。

俄罗斯对此作出强烈回应

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指出,欧盟军事化与北约趋同,军控制度平庸化迫使俄罗斯采取行动,不能袖手旁观。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警告,欧洲正为与俄开战做准备,并批评其"亲军国主义"情绪,在经济下滑背景下军费激增。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更直言"欧洲与俄战争不可避免",欧洲现役军队规模约170万,形成强大战略威慑。

俄罗斯采取多维度应对策略,与朝鲜组建联军备战,将乌战场视为预演

欧盟军事实力雄厚,27国现役军人约169.5万,2025年军费达3920亿欧元,占GDP2.1%。

欧盟装备涵盖主战坦克、作战飞机、航母等,与俄形成战略平衡,但在核威慑及全球部署能力上存在短板。

美国推动"欧洲自卫"

美国推动欧洲"自主防卫",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呼吁欧盟将军费占比提升至5%,主导遏制俄罗斯,美国则聚焦亚太。

欧盟战争准备具象化,组建专门情报部门,已实施19轮反俄制裁并筹备第20轮,立陶宛等国甚至竞争"制裁领先权"。

欧盟理性缺失,长期反俄情绪在俄乌冲突中激化

尽管俄罗斯明确表示"不想扩大战争"且需战后重建,但欧盟反俄兴奋与军事化加速,使世界大战风险陡增。

双方战略博弈已从乌克兰战场延伸至欧洲安全架构重构,冲突升级可能性持续攀升。

和平需要理性与对话

欧盟若继续沉迷于"反俄狂欢",将消耗自身经济实力,更可能将欧洲拖入战争深渊。

俄罗斯虽展示军事决心,但更渴望稳定环境。

朝鲜的介入使局势更复杂,但真正的安全应建立在对话协商之上。

在核武器阴影下,人类是否已忘记战争代价?当170万欧洲士兵与俄朝联军对峙时,和平究竟需要多少军事预算才能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