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的领表登记已经进入倒计时,只剩下最后2天左右。想参选的人得在19号之前把报名表交上去才行,现在已经有不少"候选人"站出来说要参选,还是比较抢手的。但这看似热闹的背后,却藏着一大麻烦--新选出来的国民党主席必须挑起大梁,在民进党当局的疯狂打压下,挽国民党这个百年大厦之将倾。

现在热门候选人或准候选人不少,足足8个人,看着人多,其实真正有竞争力的不多:包括国民党民代罗智强、前民代郑丽文,以及还没有正式交表的岛内媒体人赵少康。先来说罗智强,他是受到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支持的。马英九前段时间还说,"老一辈该交棒了",还夸罗智强是码头工人家孩子、没架子,网上宣传做得好。这话听着就是想让罗智强上位,可细想就可以发现,马英九选罗智强,其实是想保自己的老路线。罗智强是马英九的心腹,跟马英九走的是一个路子,主张"不统不独不武",还总提当年马英九时期两岸交流的好时候,比如两岸直航、陆客来台这些事儿。可现在国民党的问题是,老路子没人买账了,年轻选民觉得这套太"旧",跟自己的日子没关系;传统"深蓝"又觉得这些年国民党没护住他们的利益。所以这就导致国民党募款能力直线下滑,去年全年募款连2亿新台币都不到,还不到民进党的零头,这哪有个百年政党的样子?

反观赵少康,他在岛内媒体圈混了几十年,知道老百姓爱听啥,嘴甜会来事,还能拉到企业赞助,国民党现在缺的就是这种"能搞钱、会说话"的人。但赵少康也不是没毛病。比如他喊"让台岛再次伟大",听着胜券在握,或许很让台胞提气,可细想"台岛该怎么伟大"?他几乎一点都没说。其实这就是关键,要知道,台湾的制造业支柱在原材料方面高度依赖大陆;它的半导体出口,大陆市场占了快一半。绕开大陆谈"台岛伟大",这不扯吗?另外赵少康其实还有一层顾虑,就是他之所以迟迟不正式交表,是因为他还在跟郝龙斌协调,二人之间会协调出一人参选。郝龙斌代表的是国民党里的"本土派",手里有不少地方选票,要是赵少康非要和郝龙斌硬争出个高下来,可能会把这部分人推走。

至于郑丽文,她说要做"三到主席",去基层、听意见、办实事。这个口号确实给她拉到了不少票,以68%的支持率暂列第一。但她没多少资源,募款能力也差,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很有意思,他说"成功不必在我,但一定有我"。他之前被开除过国民党党籍,现在能不能参选还没个准信,他说这种话,像是在自家派系"刷存在感",更是怕自己以后分不到好处。

总的来说,这次党主席选举,其实是国民党的"生死时刻"。选对了人,说不定能拉来钱、吸引点年轻人,2028年还能搏一把;选不对,继续抱着老路子不放,那基本上翻盘无望,要被民进党当局彻底摁住。而且这事儿不只是国民党的家事,跟老百姓的日子也挂钩--要是国民党的新主席能推动两岸恢复更多直航城市,将极大程度上促进岛内经济;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把内斗放在第一位,那岛内的民生问题,恐怕还得拖下去。

说到底,国民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真正解决问题,能让党"活过来"的人,更是能让台湾老百姓日子过得踏实点的人;选的也不只是一个职位,更是国民党未来几年的活法,还有台湾民生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