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鼠年。从外国入侵中国的第一场战争算起,外国殖民者已经在中国盘踞了六十年了,懦弱的清王朝与入侵者们签订了近30条不平等条约。面对这样的窘境,一些人敢怒不敢言,而更多的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这一年,民间起义军,英勇的义和团军站了出来,他们对那些外国入侵者展开了疯狂报复,几十万军队开进北京城,对各国的大使馆进行围攻。

面对如此宏大的起义活动,清政府慌了,或许是官兵们故意放水吧,总之清政府没能拦住他们。不过他们还是失败了,八国联军迅速组建,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义和团的战士们碾压了,慈禧太后见势不对,都拔腿开溜。而清政府为了解决这一次的民众暴动,1901年,清政府被迫再次签下了一份赔款条约--辛丑条约。赔钱四亿五千万辆白银,因为赔款是因1900年的暴动而起,这一次赔款又被称作庚子赔款。另外说一句,这些钱可以买400多艘甲午战争时候清政府使用的主力战舰,而当时清政府只有五艘。1864年,正值中国危难之际,在广东番禺县降生了一名男童,他姓梁,单名一个诚字。或许有些人并不熟悉他,不过我想每一位清华大学的师生对他却是格外熟悉,因为他被称作"清华之父"。1975年,即将满12周岁的梁诚凭着家庭的优越条件,成了洋务运动中的第四批留美学生的一员。自小他便家教良好,在美国学习了6年之后,被清政府召回,开始为朝廷做事,1903年的时候成为驻美大使馆的参赞,品阶三品大臣。

作为外交官,梁诚无疑是无比称职的,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就是他与张之洞共同努力从美国手中夺下来的。而在1904年的时候,梁诚从美国国务卿口中得到了一个大秘密--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人家都说,弱国无外交,而梁诚知道这等消息之后,立刻开始与美国交涉,而开明的罗斯福总统也顺利通过了法案授权。美国分到了2444万美元,退还清政府1196万美元,吃完还让他吐出来,梁诚做到了。当然,美国决定退钱和清政府能否收到钱完全是两码事。特别是在1905年的时候,清政府和美国关系恶化,更是让这事难上加难。可是这笔钱对于国库空虚的清政府可是一笔巨款,能解决不少麻烦呢,如果美国这边能有个好开头,其他几个国家的工作也会变得好做嘛!梁诚知道困难,不过始终没有放弃,他在美国四方游说,开展民间活动,通过各方媒体与美国官方进行交涉。功夫不负有心人,梁诚终于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庚款留学。

庚款留学大家就都熟悉了。梁诚运用这笔钱建立了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也就是现在清华大学前身。而后来的一批批留学生更是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优秀人才,比如大名鼎鼎的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还有胡适、竺可桢、金岳霖、吴宓这等国学大师。就算是后来清朝被推翻,梁诚被罢职,庚款留学的协议却是依旧在执行,甚至在1909年到1929年期间,不少人还自己花钱送孩子留美,一度让留美潮流比前去便宜的日本留学生规模还要大上不少。梁诚在驻美期间的努力成效可不仅仅如此,有了美国退付赔款、扶持中国教育的先河,随后英法荷比四个国家也相继退款,和开放公费留学。像我们小学课本中提到的童第周,就是一名庚款留比利时学生。1932年起,清华校长梅贻琦更是领头成立"清华公费留美招考委员会",先后招了6届学生,共计两百来人,著名的"两弹一星"钱学森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宇就在他们当中。

这些赔款不仅仅帮助中国近代培养了优秀人才,还帮助中国创办了不少大学院校,清华大学已经不比再说了,北大、华中、齐鲁这些鼎鼎有名的大学,都曾受到资助。作为一个清朝的外交官,梁诚在清政府灭亡之后,虽有好友极力邀劝,他始终没有为后来的民国政府效力。1912年,年近半百的梁诚被罢免,回到广东番禺县老家,从此退隐,直至1917年病逝。梁诚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若是他能参与民国政府的工作,不知还会有多少的光芒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