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下架口碑商品上新好丽友"、"山姆越来越像沃尔玛了"等话题近日冲上热搜,山姆会员店陷入"选品降级"争议。

消费者集中吐槽其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回购率高、性价比高的热销商品,却上新了便利店就能买到的好丽友派、溜溜梅、卫龙等大众品牌,质疑山姆选品质量下滑。有网友直言:"我花钱办卡进会员超市,你卖我家门口就能买到的东西,把我们消费者当韭菜是吧。"定位中产严选的山姆会员店被指逐渐"便利店化"。

不过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件,记者在山姆会员店APP上再次搜索,切换地址至北京、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线上均已无法找到"低糖好丽友派"相关产品,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商品是否下架,客服回应称:"暂未接到通知,目前深圳福田店线下有售。"

山姆大众品牌涌入叠加近期频发的品控争议,使其陷入舆论漩涡。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山姆会员店相关投诉逐渐增多,投诉量4年间激增11倍。

"中产严选"变"超市平替"?

山姆上架好丽友引不满后疑似下架?

"买个蛋黄派溜溜梅,需要我办260块钱的会员吗?"好丽友、徐福记、卫龙等一批大众品牌上架山姆,引发为山姆买单的部分会员争议。

社交媒体上被质疑的"低糖好丽友派",于今年6月在山姆上新。新品在原有配方上进行了创新,减少了80%的糖分,同时增加了30%的可可含量,售价为49.9元一盒,内含48枚。

据蓝鲸新闻报道,从产品定位来看,低糖配方本应契合山姆会员店一贯倡导的健康理念,也符合其目标客群中产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然而此次争议点在于,好丽友品牌在2022年深陷"配料表双标"风波后,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已大打折扣。

尽管好丽友官方后续澄清称全球产品配方一致,所谓"双标"系误读,但这一解释并未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在商品评论区,这款好丽友派有300多人打出了差评,有消费者称:"看到低糖才买的,但实际吃起来太甜。"

"我们支付会员费,就是相信山姆能帮我们过滤掉有争议的品牌。"有山姆会员表示。

除了好丽友,备受争议的还有卫龙、徐福记、溜溜梅等大众品牌产品。有网友发现,在购买了新品 "卫龙 高纤牛肝菌魔芋"几天后,再次打开产品页面时,发现原本的品牌"卫龙"竟然消失了。

同样还有一款盼盼全麦坚果面包脆片也被网友质疑在"刻意弱化中文名"。

一方面"改头换面"上架大众品牌产品,而曾经引发抢购热潮的蛋黄酥、杨枝甘露、焦糖饼干千层等特色商品却悄然下架。对于这种选品策略的变化,不少会员表示,与普通超市相比越来越同质化。甚至直言:"山姆会员店干脆改名山姆便利店算了。"

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帖

"不是针对好丽友这一款产品,而是山姆的选品逻辑变了。如果山姆的选品和永辉、便利店没什么区别,我为什么还要额外花钱办会员?"一位山姆会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引发争议的低糖好丽友派、徐福记燕麦藜麦蛋糕、溜溜梅智利无核西梅干等产品,在普通商超确实无法购买,为山姆特供商品,但这些品牌本身却让会员们感到"违和"。

对山姆会员而言,支付260元的年费本质上是在为"严选服务"买单。付费会员希望通过这种服务获得比普通商超更优质的品牌。然而随着好丽友、徐福记、卫龙等大众品牌的入驻,山姆在会员心中的差异化正在被稀释。

针对选品问题,山姆客服回应称,会记录反馈给相关部门,后续会尽力改善商品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发稿件,记者在山姆会员店APP上再次搜索,北京、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均已无法找到"低糖好丽友派"相关产品,记者以消费者身份线上及电话咨询好丽友是否下架,客服回应称:"暂未接到通知,深圳福田店线下有售。"

"跑马圈地"引发品控连锁反应

四年投诉上涨11倍

2024年,山姆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元。今年4月,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透露,中国有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销售突破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大关。而2023年,该数据为3家。山姆正加速在中国跑马圈地,预计年底门店数将突破60家。

一边是加速开店扩张,而另一边,其产品质量却问题愈演愈烈,多次被媒体曝光。在消费保投诉平台上,其相关投诉也屡见不鲜。

马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其于2025年7月7日在山姆会员超市(上海)线上买了什锦大拌菜(良工坊、640g),拆开准备使用时却发现分装袋上有一个疑似虫卵的异物。

钱女士则是碰到了变质肉。钱女士表示,6月27日她在山姆极速达购买了松板肉,到了之后分装冷冻处理,当天吃了一次,觉得肉有些发酸。"我曾怀疑是自己烹饪的方式有问题,都未怀疑过是山姆肉有问题。"钱女士称。

但后面再煮两次依旧有同样情况,且最后一次在解冻时就已经闻到了明显的酸味。钱女士要求山姆退款,但山姆以超过七天为由拒退。钱女士称:"有什么新鲜肉放冷冻只能保质7天?"

剩余变质肉被钱女士扔掉

据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4日,平台共收到线下商超相关投诉21,641件,涉诉金额超2,139万元,有效投诉解决率仅为21.96%。

2021年以来,线下商超投诉量上升趋势明显,其中2024年投诉量高达9,788件,同比增长161.29%;2025年截止7月14日投诉量也高达5,125件。

在主要商超品牌投诉中,山姆以2179件、10.07%的投诉占比高居第二,第一和第三分别为盒马鲜生(4148件)和大润发(1800件),投诉占比19.17%、8.32%。

在投诉解决率方面,各大商超的投诉处理效率均不理想,投诉量第一的盒马解决率仅12.32%,排名第二的山姆仅为10.92%,解决率倒数。

表1:线下商超投诉处理情况

据统计,线下商超相关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退款纠纷、商品质量问题、售后问题及服务态度差等方面。其中,退款纠纷以15.95%的占比位居榜首,商品质量问题占比为15.33%,排第二。

就山姆超市主要投诉问题来看,售后问题、退款纠纷、商品质量问题排名前三。若将因商品质量引发的售后与退款关联,其占将会更高。

一边门店越开越快,一边品控投诉却水涨船高。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山姆的品控越来越差有三大原因:山姆门店扩张速度加快后,质量内控和管理体系需要更新;现有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承载不了山姆的高速发展;山姆组织架构的调整,人员的调岗和换岗,也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当"严选"滤镜碎裂,山姆的260元会费正在让"品质保险"看起来"智商税"。若山姆无法重新校准选品、修补品控与售后短板,高速扩张换来的将不只是千亿销售额,还有信任透支与续费滑坡。稀缺感一旦稀释,"中产首选"四字恐难再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