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下午,美"尼米兹"号航母进逼中国,在南海执行所谓"常规任务"时,却在30分钟之内,接连摔了两架舰载机。先是一架"海鹰"直升机刚从甲板起飞就失控坠海,机上三名乘员侥幸获救;这边救援还没收尾,另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又跟着掉进海里,两名飞行员全靠弹射才逃过一劫。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一连串"意外"呢?

首先,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耍威风不成,反误了自家性命。南海本来是一片和平稳定的海域,可美国偏偏要调派航母,大老远跑到南海来搞巡航,这实际上就是想用军事手段威慑中国、显摆自己在这一带的主导地位。试想,如果"尼米兹"号安安分分待在母港,或者去执行真正维护国际安全需要的任务,这两架飞机怎么可能在南海一前一后坠毁?完全是美国人自己找来的麻烦。

其次,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不是偶然?从更深层次看,这是美军系统性问题的必然爆发。近年来,美军航母和舰载机部队已经暴露出至少三大致命隐患。第一,是硬件基础的"衰老",这是所有问题的起点。"尼米兹"号航母是不折不扣的老古董。它是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服役的,已经使用了近五十年,内部数百公里长的精密管道,和使用上世纪六十年代技术设计出来的核动力系统,让它的维护变成了一场与故障赛跑的消耗战。更重要的是,它老旧的电力系统早就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舰载设备和武器的能耗需求。这意味着,"尼米兹"号航母就是先天地带病运行,可靠性大打折扣。

第二,是支撑体系的失灵,这让老化的问题被急剧放大。像"超级大黄蜂"这样的主力战机,关键组件的技术数据,是被承包商掌握在手里的,这就导致美军军队自主维修能力薄弱,一旦出了故障,只能受制于人、效率低下。这直接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维修任务被大量积压,为了维持表面的出勤率,军方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饮鸩止渴法,从停飞战机上拆看似能用的零件下来进行更换。这种短视行为,看似保住了几架战机一时的升空,实则透支了整个机队的长期健康,让更多飞机沦为"零件提供者",进一步加剧了维修困境,使整个系统在死循环中越陷越深。

第三,是在老化、维修两大问题基础之上的"过载"问题,这是压垮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来,美军的全球部署战略在不断加码,在南海,美军的活动频率激增四成,"尼米兹"号今年就四次进出,舰载机频繁起降,人员疲于奔命,装备得不到喘息。所以说,美军战机失事,不是偶然,而是在衰老和保养不当后,必然发生的"过载崩溃"结果。

美国原本想通过航母进逼南海来展示实力、威慑中国,结果实力没秀成,反倒暴露了自身的虚弱。过去总有人说美军天下无敌,航母走到哪儿都是碾压局,可现在呢?半小时内连续摔两架飞机,哪里有什么无敌?分明是外强中干、力不从心。美国现在连最基本飞行安全都难以维持,还谈什么有效威慑?

其实南海的风浪,从来都不是中国掀起来的。是谁频繁派出舰机远道而来、制造紧张?大家心知肚明。美军如果是继续被"霸权思维"绑架,不顾实际能力在南海硬撑场面,更大的麻烦恐怕还在后头。纸老虎终究是纸老虎,外表再凶,一沾南海水就会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