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俄罗斯央行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开始出售国家储备中的实物黄金。这不是之前那种"左手倒右手"的账面游戏,而是真真切切地把金条拿到市场上卖。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中的黄金储备,已经从冲突前的405.7吨骤减至173.1吨,被卖掉了整整57%。
从"囤金大户"到"抛售急先锋",俄罗斯经历了什么?
俄罗斯的黄金故事本来是个成功的战略案例。从2006年开始,普京就下令大规模囤积黄金,到2023年储备量达到2326吨,位居全球第五。特别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以每年200吨的速度疯狂购金,购入成本在每盎司1100-1500美元之间。而现在金价突破4000美元,这批黄金账面价值已膨胀近三倍。
但为什么现在要卖呢? 答案就两个字:缺钱。战争打的是金钱,而俄罗斯的财政窟窿越来越大。2023年俄罗斯就曾靠黄金变现避免主权债务违约,2025年8月又抛售3吨黄金换得4.41亿美元注入战争机器。
这次抛售的特别之处在于,之前俄罗斯政府卖黄金给央行,黄金还在国家金库里没动地方,只是从"政府口袋"挪到"央行口袋"。但这次是实打实地把黄金拿到市场上卖,是真金白银的外流。这就好比一个家庭之前只是把存款从活期转成定期,现在却是开始变卖传家宝了。
军工企业裁员、坦克厂发不出工资,俄罗斯战争机器漏油了
黄金抛售的背后,是俄罗斯国防工业的全面危机。表面上看,俄罗斯军工企业订单接到手软,但背后却是"卖一单亏一单"的残酷现实。
一笔订单亏空7000万卢布的案例在俄罗斯军工领域并非个例。穆罗姆仪器制造厂生产导航系统,却必须按2019年签订的合同价格交付,而采购零部件却要按市场现价,并且需预付全款。这种价格倒挂导致企业每生产一套系统就巨亏一笔。
政府拖欠货款成常态。1月份交付的坦克,到现在货款还没结清,但工厂还得继续生产新坦克,否则就算违约。这种"三角债"已经蔓延到整个产业链:政府欠军工厂,军工厂欠供应商,供应商欠员工工资。劳动力危机雪上加霜。战争需要兵源,持续动员已从工厂抽走了大量熟练工人。乌拉尔车辆厂(俄罗斯主要坦克制造厂)已公开表示因资金困难可能被迫裁员。技术骨干的流失对军工生产是致命打击。
黄金抛售冲击全球市场,印度等囤金大国很"受伤"
俄罗斯抛售黄金,不仅影响自己,还冲击全球黄金市场,特别是那些在高位大量购金的国家。
印度成为最大"冤大头"。印度10月份黄金进口额同比激增199%,达到147.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现在俄罗斯以低于市场价每盎司50美元的价格抛售非标准黄金,让印度手中的黄金瞬间贬值。
俄罗斯黄金的"身份尴尬"。由于制裁,俄罗斯黄金被禁止进入西方市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也不再接受俄罗斯黄金。这些黄金就像有了"案底",需要经过第三方重新熔炼才能"洗白"身份。阿联酋在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间就进口了75.7吨俄罗斯黄金,价值43亿美元,这些黄金经当地精炼厂重铸后流入欧洲市场。
连锁反应波及加密货币。黄金市场波动甚至波及比特币等资产,引发连锁下跌。投资者在流动性紧张时抛售所有可变现资产,包括黄金和加密货币,形成恶性循环。
国际格局悄然生变,俄罗斯加速"向东转"
面对困境,俄罗斯正在加速战略调整,更加依赖东方伙伴。
中俄能源合作深化。普京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占总进口量的19.6%。
本币结算占比突破。2024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占比突破75%,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日交易量是战前的53倍。黄金与人民币共同构建起"双锚体系",推动去美元化进程。
但这种关系并不对称。2024年,中国对俄贸易顺差扩大到创纪录的680亿美元。这意味着俄罗斯每赚1元人民币,就要流出1.5元购买中国商品,这种失衡让人想起19世纪拉美国家用白银换英国工业品的困局。
黄金抛售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趋势?
关键问题是:俄罗斯的黄金抛售是短期周转还是长期趋势?答案可能是后者。黄金产能持续。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每年开采超过300吨黄金。这意味着即使抛售储备,俄罗斯仍能维持一定的黄金收入。
国内黄金需求上升。俄罗斯取消针对零售黄金购买的增值税以刺激国内需求,今年俄罗斯消费者对金条、金币和首饰等零售黄金的购买量预计将达到62.2吨,相当于西班牙或奥地利的国家储备水平。但战争消耗更快。军费开支每天约3亿美元,再多的黄金储备也经不起这种烧钱速度。俄罗斯黄金储备价值约302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仅相当于3年的军费开支。
所以,黄金抛售很可能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会随着战争持续而反复出现。俄罗斯的"经济防火墙"正在一步步被拆除。
俄罗斯抛售黄金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残酷的真相
现代战争打的是经济实力。再多的黄金储备,也填不满战争的无底洞。俄罗斯军工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暴露了其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黄金是避险资产,但不是万能药。黄金可以提供流动性,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但不能替代真实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一个依靠卖资源维持的国家,最终会陷入"资源诅咒"。
俄罗斯的故事,对中国乃至所有国家都是一个警示: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强大的经济基础才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