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的夜空被以军弹药火光照亮的那一刻,胡塞武装的秘密会议,成了血色的修罗场。据西方媒体报道,以色列十枚钻地弹穿透了也门胡塞武装的地下掩体,将政治会议变成集体葬礼。
联合早报报道称,也门胡塞武装的行政机构负责人拉哈维、副总理米夫塔赫及六名部长当场殒命,幸存者多数重伤。
这场被以色列防长卡茨称为"毁灭性打击"的行动,确实让也门胡塞武装高层大出血。
以色列军方那句"抓住情报短暂时效"的官方说辞,轻描淡写地掩盖了背后精密的情报网络。
要知道,胡塞武装的安防体系素来严密,高层聚会地点更是绝密中的绝密。
能实时掌握会议时间、精确获取建筑结构数据,甚至可能破解也门胡塞武装防空漏洞的能力,让这场斩首行动呈现出令人心悸的精准度。
胡塞方面试图将事件淡化为"例行研讨会",但死亡名单戳穿了这一说辞。拉哈维虽属政治象征,但实权派米夫塔赫的死亡,加上掌控能源、宣传、内政的部长团灭,分明是冲着行政中枢去的精准打击。
也门胡塞武装幸存的"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马沙特咆哮着要报复,警告外国企业"撤离以色列"。
可以推测的是,也门胡塞武装中很可能也出了内鬼,向以色列透露了重要情报。一些在也门胡塞武装地盘上的外国组织,也有可能是泄露情报的帮凶。
对比以色列此前的袭击人们可以看到,此前以色列多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港口、电站等基础设施,此次直指政权高层的行动,标志着战术升级为"高价值人物定点清除"。
这种转变背后,是美国以色列情报网络的惊人渗透力,从情报获取到发动打击的"黄金窗口期"可能不足数小时,却足以改变整个地区的力量平衡。
以色列选在此刻展示肌肉,既有威慑伊朗系武装的考量,也不乏测试国际社会反应的意味。就像赌徒在牌局中突然亮出终极手段,既震慑对手,也观察国际社会的反应。
胡塞武装的报复承诺并非虚言,也门胡塞武装有着可观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库存,足以对以色列南部城市构成实质威胁。
但失去整套行政班子的组织,短期内或许难以协调大规模反击。代行职责的穆夫塔虽属元老,但要重整多个部门的运作体系,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以色列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让人们想起了以色列此前斩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层的那场行动。
面对这一残酷现实,伊朗方面还没有发表相应的言论。尽管也门胡塞武装的报复能力远不及伊朗革命卫队,但也门胡塞武装手中也有着一张王牌。
也门胡塞武装扼守着红海出入口曼德海峡这一关键水域,如果胡塞武装用上了自杀式快艇等武器,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将会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可以预测的是,中东局势还会继续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