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港的起重机又转起来了。路透社曝光的航运表显示,两艘货轮正驶向路易斯安那州粮仓,准备装载5月以来首批销往中国的大豆。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的码头也没闲着,另一艘船等着装运中断8个月的高粱。

这场景让美国农场主们红了眼眶。9月收割季时,美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举着空订单箱喊话白宫:"中国市场决定着我们的生死。"数据显示,中国买家连续半年没碰美国大豆,巴西趁机抢走大半江山。

转机出现在吉隆坡的谈判桌上。10月底中美经贸磋商后,中粮突然签下十八万吨大豆订单。虽然不及往年零头,但象征意义巨大--中国海关同日解除了对美国三家粮商的进口禁令。

贸易专家却嗅出不同味道。中国商务部反复强调"取消不合理关税是前提",而美国仅暂停了造船业301调查。更微妙的是,这次采购量仅够填满三艘船,相比巴西每月百万吨的稳定供应,更像是一枚试探性棋子。

墨西哥湾的浪花拍打着货轮船船舷。甲板上的大豆袋印着CHS公司标志,这家曾被中国拉黑的企业刚重获资质。码头工人不知道的是,这批货物到岸时,可能正赶上华盛顿决定是否延长对华关税豁免。

农业分析师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曲线:中国去年从阿根廷买了史上最多玉米,澳大利亚棉花订单翻了三倍。当巴西大豆价格比美西海岸每吨便宜30美元时,三艘船的订单更像给美国农民的心理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