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对华强硬表态,表示如果中国不答应欧盟的要求,自己就不会访华,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外交部网站21日消息,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
值得关注是,欧盟两大巨头访华,中国这边没有任何欢迎的表态,相反还给了欧盟"当头一棒",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欧盟两大巨头访华,且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可以说,如果此次互动,中欧双方能取得更多共识的话,那么不管对于中国还是欧盟,都具有现实意义,就拿特朗普的关税战来说,倘若中欧联手,特朗普悍然掀起的关税战,只有失败一条路。
实际上,中国此前确实是这么想的,为此王毅外长还千里迢迢远赴欧洲,还特别说了一句话,中国不是美国。
然而欧盟是怎么回应中国的呢?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上大放厥词,在贸易问题上,又老调重弹,无端指责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补贴过剩产能",此外,她又抨击中国对稀土实行出口管制是在将稀土武器化。
更过分的是,在俄乌问题上,冯德莱恩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正常贸易,判定为对俄罗斯战时经济提供支持,还发出了这样的一句警告,"中国如何继续与普京的战争互动,将是未来中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这话充满了威胁气氛,说直白点,冯德莱恩向以此给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在俄欧之间站队。
就在冯德莱恩访华前,欧盟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中资金融机构,中方随即予以严正驳斥,明确表达"强烈不满与坚决反对"的立场。
而此次冯德莱恩访华,其真实意图在于迫使中方接受三项不合理的苛刻要求:一是要求中方终止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二是无端给中方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三是胁迫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管制。
可见冯德莱恩此行显然并非秉持谈判诚意而来,其行径无异于打着谈判的幌子,实则携带对抗性议程登门挑衅。面对如此行径,中方自然不会对欧盟的此类无理要求予以迁就。
外交部的辞令中,全然不见欢迎二字,随后商务部也发表声明,严正指出欧盟近期通过的第18轮对俄制裁措施中,将中资银行列入制裁黑名单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双方此前达成的相关共识"。
商务部明确敦促欧盟方面"立即停止这一错误行径",并强调,若欧盟不纠正其错误做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可以说,如今中国对欧盟的态度完全是欧盟自找的。
马克龙表示中国是对手,美国是盟友,当特朗普关税大棒砸向欧盟的时候,欧盟还抱有侥幸,直到最后时刻,欧盟才发现,10%基准关税已经满足不了特朗普的胃口,特朗普政府的算盘中,早已经将门槛提升至了15%甚至更高。
关键时刻,欧盟又想到中国,然而欧盟的一切行为,都未展现出谈判的诚意。
不少专家指出,不应对此次中欧高层峰会抱有太大期待,因为中欧关系的前景尚未到来。
说直白点,欧盟并没有将中国当做一个合作伙伴来看。
可悲的是,欧盟刚开始成立以及欧元的推出,世界都将欧盟看成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潜在对象,然而如今的欧盟,脖子上是特朗普关税屠刀,欧盟自认为是美国的盟友,频频让步,换来的是美国汽车关税不会取消。
要说欧盟为什么对美国那么客气,对中国那么硬气,或许是因为欧盟向美"跪久"了,认为美国有底气可以和中国谈判,欧盟也行。
这种"怕美国钢刀,却对中国挥拳"的姿态,让欧盟所谓的战略自主沦为笑话。
更关键的是,中欧经贸关系早已深度交融。从产业链视角看,欧盟市场每售出10辆新能源汽车,便有3辆搭载着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在贸易规模上,中欧双边日均贸易额已突破15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双方建交初期全年的贸易总量。
当冯德莱恩携所谓"去风险化"政策框架赴华时,德国汽车制造商与法国干邑白兰地生产商正陷入深切忧虑--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已导致法国酒商库存积压至仓储容量极限。
面对利益天平的两端抉择:一端是缺乏实质支撑的意识形态施压工具,另一端是具有现实重量的经济合作成果与市场机遇,欧盟到底要怎么选择,就是自己的事了。
带着尊重来,中国自然会回以尊重;带着猎枪来,中国也会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