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不到一个月,国际局势就迎来重大转折,美俄就和谈问题罕见达成一致。欧洲处境尴尬,马克龙召开紧急会议,和欧洲主要领导人商讨对策,但结果对欧洲更加不利。关键时刻,美方官员呼吁中国出兵乌克兰,面对美方不怀好意的提议,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那么,美俄之间的互动,将对国际局势造成什么影响?对于美方的相关提议,外交部又是如何表态的?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各自派出高级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面对面会晤,重点商讨俄乌问题。据报道,美俄罕见举行面对面会谈,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达成的共识,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在所有可以由美俄参与下所解决的问题上进行对话,包括乌克兰问题。
有分析指出,美俄高级官员直接对话,商讨和平解决俄乌问题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俄乌双方停火止战,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也让外界看到美俄关系有望缓和的积极态势,有助于国际社会的团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却引起了欧洲的强烈反应。
欧洲方面认为,俄乌问题和欧洲安全息息相关,但美俄却把欧洲排除在外,显然不符合欧洲的利益。虽然有美方官员公开表态,称美方的计划是先和俄罗斯谈判,再单独和乌克兰谈判,最后再举行各方联合会谈。也就是说,欧洲至少要等到第三轮会谈,才能坐上谈判桌。
然而,在利雅得会谈中,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当着美方的面表示,不会让欧洲坐上谈判桌,理由是不管欧盟还是英国,都不守信用,同时也无法在相关谈判中发挥任何作用。有分析称,虽然美国表面出面安抚,向欧洲开出口头承诺,但背地里却和俄罗斯达成一致,将欧洲"踹下"了谈判桌。
由此可见,哪怕是事关自身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欧洲也难以将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此背景下,为了掌握主动权,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提议下,欧洲多国领导人齐聚巴黎,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对策。
不过,在对于是否要利用维和框架向乌克兰派兵一事,参会的八国领导人中,有五国领导人拒绝出兵乌克兰。这表明在俄乌问题上,欧洲内部存在巨大分歧。最终,这场紧急会议在持续了大约三个小时后悄然结束,既没有安排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发表联合声明。外界猜测,这表明与会国家并没有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处境将变得更为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5国拒绝出兵乌克兰的情况下,美方官员却提出一个建议,呼吁中国向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监督俄乌前线停火,并建立缓冲区。在美方看来,如果俄乌停火,乌克兰需要一支由非欧洲国家组建的维和部队,理由是欧洲维和部队战力不足,一旦俄罗斯再次开火,欧方可能难以抵挡。
有分析认为,美方这个提议显然不怀好意,背后目的就是想拉中国下水,和美欧一起向俄罗斯施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道,"我们对假设性的问题不作评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是公正的。"换言之,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中立立场是不会改变的,自然也不会向乌克兰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