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近期可能会发生转折。

据媒体消息,美国将开始暂停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该消息已经得到美国五角大楼方面的证实。

不过,乌克兰国防部表示自己还没有收到美方关于暂停或修改对乌军援的官方通知。

而俄罗斯当天则对暂停援助的消息表示欢迎,并表示,如果流入乌克兰的武器减少,冲突将会更快结束。

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日表示,乌方还在与美方就军援问题进行沟通。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对乌军援踩刹车。

今年3月3日,特朗普政府就曾突然暂停所有军事援助,当时主要由于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白宫会谈时爆发了激烈争吵,最终泽连斯基提前离场,原定签署的矿产协议也随之搁浅。

此次对乌"断供",也是有原因的。

五角大楼证实,将逐步对乌停止供应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武器等关键装备,理由是美国自身武器库存已降至危险水平。

实际上这一决定在6月初就已作出,只是到7月才公之于众。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经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7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如今随着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美国未来对乌持续"输血"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

如果美国持续断供,乌克兰现有西方武器库存仅能维持至今年夏末。

尤其是失去了美制精确制导武器后,乌军城市防御体系将形同虚设。

这对俄罗斯来说,不管是继续进攻还是和平谈判,相当于有了更好的"筹码"。

美国那边宣布暂停军援当天,克里姆林宫便迅速作出反应:"如果流入乌克兰的武器减少,冲突将会更快结束"。

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为美国军援政策转向喝彩。

早在3月首次暂停时,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曾表示:"如果美国终止或暂停这些供应,这可能是对和平事业的最大贡献"。

特朗普政府的行动与普京政府的期待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默契。

2月的美俄元首通话中,双方首次明确承认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进行和谈,变相认可俄罗斯对顿巴斯等地区的控制。

美国防长甚至放话,"恢复2014年前的边界不现实",实质上美国已经放弃了对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支持。

面对美国的战略收缩,欧洲的反应充满也很有意思。

为了防止乌克兰失去"美援"后第一时间崩盘,英法牵头成立"自愿联盟"拟定乌克兰和平计划,英国还宣布允许乌克兰使用16亿英镑购买防空导弹。

不过,欧洲智库还是很清醒的。

他们知道这些努力无法填补失去美国援助的空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虽然多次对"俄乌停火"表示欢迎,但是欧洲30多国参谋长却在巴黎召开排除美国参加的会议,仍然强调要建立"欧洲主导的安全框架"。

冯德莱恩的意思很明显:停火可以,但不能全部由美俄说了算。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提出"部分停火"方案,但最终被美国否定。特朗普认为全部停火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乌克兰虽然很艰难,但是他们目前也只能"任人摆布"。

在美俄欧的三方压力下,乌克兰可用的筹码极其有限。

乌克兰国库数据显示,2025年该国财政赤字预计将超过400亿美元,税收收入已经远远不足以填补缺口。

一旦美国军援中断,乌克兰只能迫使政府将教育、医疗资金转向军事开支,这将直接导致乌克兰的公共服务崩溃。

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所称的"国家利益红线",可能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随着俄军加大对乌东地区的空袭力度,每日出动数百架次无人机摧毁后勤节点,乌军的回旋余地只会越来越小。

和平谈判促使停火的可能性已经被验证难以实现。

5月15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举行自2022年3月以来的首次高层直接对话。

谈判双方的立场始终存在根本矛盾。

乌克兰坚持保证自己领土完整,而俄罗斯要求承认俄控地区主权并放弃加入北约。

笔者认为,就"领土归属"这一点,双方就没有"谈拢"的可能性。

如果仅仅依靠几个人坐在谈判桌前,就能把俄占乌东地区和克里米亚掰扯清楚,前提是除非某一方在战场上出现了"压倒性"优势。

比如乌克兰彻底失去美西方援助,国内接近崩溃,再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反击俄罗斯。

或者是俄罗斯国内提前出现了某种不稳定因素,导致俄军前线无法继续进攻。

没有这两种情况出现,双方即使再打三年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