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25年的初春,几乎全军的美国海军、空军、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甚至更为神秘的太空军都将汇聚在西太的某一处,共同为即将拉开的"利刃2025"的六军种联合大演习的序幕而热热火火的做着各自的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场所谓的"海陆空天电"的全方位军事演练,三大航母的"三剑客"都先后出现在了关键的水道之上,300多架的战机也都按照既定的"分布式作战"模式出动了,而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太空军的首次大规模的对卫星的摧毁演练,更为可怕的是网络部队的"网络之剑"更是将矛头直指了我们国家的金融的基础设施--然而在这样一场看似吓人的军事秀的背后,却又暗藏了无数的漏洞。
但美军的这一"把戏"也就意味着,要真正的将50艘"虚拟的"战舰"打出去",就必须先将25艘实实在在的战舰都"搭上场",这也就意味着美军的实力就此暴露了,而且还要将自己所拥有的有限的战略资源全部"动员"起来;而一旦将这些"虚拟的"战舰都"打出去了",那么美军就将完全失去对这些"虚拟的"战舰的控制,随后就很难将其"收回"了。
而此时的美军又将面临着对其"虚拟的"战舰的"反击",甚至将其"打败"了;而美军的关岛基地的油料储备仅够维持两周的高强度的作战,对于美军的战略来说,既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战略性的大规模的作战,也不足以支撑美军将"虚拟的"战舰"打出去"后所将面临的对其"虚拟的"战舰的"反击"所将带来的更大的战略压力。
不料盟友的阵脚也开始不稳了:日本一边把"出云号"这艘近乎的"航母"也给派了出来,一边又悄悄的将《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推到了前台;刚刚与我们演完一出"和平友好"的戏的法国,转头就向印尼的大力推销了自己的武器;德国的护卫舰还没从马六甲的海峡中穿过去,就国内的反战游行就已经沸反盈天了。
依托于对其"数字游戏"般的外强中干的威慑之举的揭露,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也同样外强中干的可怕本质。
解放军的底气,来自硬实力的颠覆性跃升。当美军还在为亚太舰艇不足发愁时,中国海军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舰队,055型驱逐舰、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组成"航母杀手"网络。
东风-17导弹10马赫的突防速度让现有反导系统形同虚设,红旗-29反导系统射程覆盖4000公里,远超美国"萨德"。
更关键的是,解放军早已突破"近海防御"的框架: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成熟,北斗导航实现全球覆盖,垂直起降战机与两栖攻击舰的组合,让中国在南海、东海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若中美两国真的交手起来,无疑最先"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谁的区域制胜了",这也就意味着谁的"丝绸之巷"将成为另一方的"疼痛点"。
但若美军真的介入台海的冲突,恐怕也就只得在付出至少2艘航母、200架战机的代价才能够把解放军的主力给打散了,而解放军凭借其所处的极为有利的地理优势和完善的区域拒止能力,就能在72小时内就完成对台湾的关键的控制。
但从战略的深度上讲,美国的"消耗拖垮"更为可怕,其全球的部署兵力早已分散到了世界的四面八方,只能在西太的某一两个海域最多集结3艘航母,而中国的全产业链都可爆发的战时的产能,就能支撑我们长期的对抗。
第三是"体系破击",中国火箭军的高超音速导弹第一波就能瘫痪关岛、冲绳的美军基地,北斗系统与无人舰机群的协同作战,更让传统航母编队防不胜防。最终结局则是"核平僵持"--双方约500枚与5000枚核弹头的相互威慑,注定全面战争没有赢家。
美国不是没试过其他手段。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加到104%,中国反手就将美国科技企业列入管制清单,逼得美国转向军事施压。但今日解放军的态度早已转变:055大驱开进南半球实弹演习,苏州舰在台海"海上拼刺刀"逼退美舰,国防部发言人直接反问"澳军舰来中国周边通知过吗"。这种"不耐烦"背后,是硬实力支撑的战略自信。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不会简单重复,72年前美军独霸西太的时代早已翻篇,今天的中国拥有足以"降维打击"的底牌。
和平仍是理性选择,但若霸权主义执意冒险,太平洋的结局早已写就:没有国家能承受全面战争,而在家门口的较量中,解放军绝不会留给对手任何幻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