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运黑鹰直升机打开舱门
在美国陆军协会2025年年会上,西科斯基公司展出了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装备--无人货运版黑鹰直升机U-Hawk。这架直升机最大的变化是直接把驾驶舱拆了,换成了对开式蚌壳门,整个前脸看上去科幻感十足。乍一看头部照片,很难不误认为是运输机。
西科斯基这次改造可以说是"大刀阔斧"。传统黑鹰直升机的驾驶舱、机组席位全部被移除,整个机头到主舱的空间完全打通,货舱容积比标准型号增加了约25%。新设计的蚌壳式舱门可以在旋翼运转时直接开启,配合折叠式舱门坡道,装卸货物的效率大幅提升。这种设计让U-Hawk不仅能装得更多,还能在落地后快速完成装卸任务就起飞撤离,大大缩短了在危险区域的停留时间。
▲前部跳板门可以直接进出车辆
从运载能力来看,U-Hawk的数据相当亮眼。内部载重可达7000磅(约3175公斤),外挂载重9000磅(约4080公斤),或者两种方式混合使用,总载重上限为10000磅,作为一型10吨级通用直升机,这一性能指标已经直逼更高一个级别的直-8运输直升机了。
U-Hawk最大航程达到1600海里(约2960公里),续航时间14小时。要知道,这个航程数据已经足以支撑跨海域的长距离部署,在太平洋这种广阔战场上尤其有用。虽然西科斯基提到可以通过加装内部油箱进一步增加航程,但即便是基础配置,这个机动能力也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同类无人机。
▲有点像火力支援车搬到空中的感觉
火力方面,U-Hawk的玩法相当多样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发射效应器"投放系统--简单说就是机舱里装了个特制的"箭筒",能携带24到50枚小型无人机或巡飞弹,涵盖美军短程和中程标准。这些"发射效应器"可以是侦察无人机、电子战平台,也可以是巡飞弹或诱饵弹。西科斯基还特别强调,这个系统支持混装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包括其他公司的产品。
此外,U-Hawk还能运输4个美军标准联合模块化集装箱(现役黑鹰只能运2个),或者直接吊运海马斯火箭炮的标准弹药舱,甚至能携带两枚NSM反舰导弹发射筒。在空中突击任务中,它还能搭载6轮无人地面车辆,降落后通过坡道直接释放。不过从官方宣布的载荷能力来看,这型直升机并没有载人的选项,大概是取消了机舱增压系统,从货运的角度来说倒也合理。
▲UH-60L生产周期1989-2007,已经很老了
最大的的亮点是成本和改造难度,这次展出的验证机是用退役的美军UH-60L改装的,从立项到实物展出只花了10个月。美军目前正在逐步淘汰UH-60L型号,转而装备更新的M型,预计未来几年还会有数百架L型退役。
西科斯基的策略就是把这些旧机体回收改造--拆掉驾驶舱、重新设计飞控系统、换装新的自主飞行硬件。相比从零开始造新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能大幅降低采购成本。而且说难听一点,老旧直升机退役主要是故障率太高怕摔了,改成无人机就不用太顾虑这个问题~
▲无人黑鹰先于作战部队抵达作战地域投放车辆物资
战场生存性方面,无人化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近年来的各种战争和冲突已经反复证明,现代防空体系对传统直升机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军去年取消"未来攻击侦察机"项目,很大程度上就是考虑到载人直升机在高强度对抗中的脆弱性。U-Hawk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黑鹰本身的生存能力,但"黑鹰坠落"后起码不会死人了。
▲黑鹰的所有衍生型号,直-20都可以直接借鉴
从更大的视角看,U-Hawk的出现也给国产直-20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直-20作为国产10吨级通用直升机,已经在陆军、海军、空军全面铺开装备,未来也必然会面临改进升级的问题。西科斯基这次展示的改造路径其实技术门槛并不算高--核心是把成熟的自主飞行系统整合到现有机体上,再根据无人化需求优化舱内布局。
▲我军舰载无人直升机
考虑到我国在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飞控系统等领域的积累,完全有能力在直-20平台上进行类似探索。尤其是在边境巡逻、高原物资运输、海上补给等高风险或恶劣环境任务中,无人化的直-20能大幅减少人员伤亡风险,同时降低长期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