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沙地带的局势又有了新动态。据半岛电视台援报道,以色列已经和斡旋方达成协议,承诺不会攻击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分发站。就在前一天,也就是 7 月 27 日,以色列国防军也宣布,从莫斯科时间 10 点到 20 点,在加沙地带的一系列地区进行每天例行的 "军事行动战术暂停"。这一停火措施,配合着不攻击物资分发站的承诺,似乎给饱经战火的加沙地带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回顾这场冲突,加沙地带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太艰难了。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就一直笼罩在战火之中,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不断,民众的生活陷入了绝境。食物、药品等生活必需品极度短缺,卫生条件恶化,疾病肆虐,孩子们失学,大人们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在这种情况下,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就成了加沙民众活下去的希望。
可过去,物资分发点并不安全。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通报,从 5 月 27 日到 7 月 13 日,加沙地带已经有至少 875 人在领取援助物资的途中不幸遇害,其中 674 人就死在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 物资分发点附近。此前,还有以军官兵向以色列媒体爆料,说加沙地带的以色列驻军故意向聚集在物资分发点的巴方平民开枪,导致人员伤亡。这一桩桩悲剧,让加沙民众对领取物资充满了恐惧。
如今以色列做出不攻击物资分发站的承诺,背后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从国际舆论方面来看,以色列承受着巨大压力。国际社会一直呼吁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保障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救援。此前以军对物资分发点的攻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大家纷纷指责以色列违反人道主义原则。在这种舆论风暴下,以色列需要做出改变,来缓解国际舆论对自己的批评,改善自身的国际形象。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也面临一些问题。持续的军事打击虽然对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造成了一定打击,但也引发了加沙民众更强烈的反抗情绪。而且,长时间的冲突导致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愈发严重,这也给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带来了阻碍。比如,大量平民流离失所,以色列军队难以分辨平民和武装人员,增加了军事行动的难度。允许物资安全分发,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加沙民众,也有利于以色列后续军事行动的开展。
消息一出,有的网友觉得这是好消息,"希望加沙的老百姓能安全领到物资,填饱肚子,太不容易了"。但也有不少网友持怀疑态度,"之前以军也有过类似承诺,结果呢?还不是照样攻击,这次能不能做到还得看后续行动"。还有网友指出,"就算不攻击分发站,整个加沙还在战火中,光这点改变远远不够,要彻底停火才是真的好"。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这次承诺不攻击物资分发站,是多种因素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国际社会的压力迫使以色列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另一方面,以色列也希望通过此举,在军事行动和国际形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不过,这一承诺能否真正落实,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毕竟过去以色列在类似问题上有过失信的情况。而且,只要巴以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次承诺只是冲突中的一个小转折,未来加沙局势如何发展,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大家都盼着这片土地能早日恢复和平,让民众过上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