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郭媛丹 刘煊尊】央视7日报道,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家表示,福建舰的入列具有"四重意义"和"三个飞跃",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中国海军电磁弹射航母时代正式开启。

军事专家张军社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舰的正式入列展示出三重意义。首先,这是海军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型建设成果的一个标志和集中体现;其次,福建舰入列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第三,福建舰航母的入列也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启电磁弹射航母时代。

此外,军事专家宋忠平同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补充了另一重意义,他表示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使用电磁弹射装置的航空母舰,福建舰总体技术状态可圈可点,充分体现了中国最先进的军工科技在航母领域的应用。"福建舰实现了技术的代际跨越与迭代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并未沿用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蒸汽弹射器,而是另辟蹊径,致力于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发。这使我们在航空母舰性能与战斗力保障力发展上进入'快速路',而这建立在中国军工科技能力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

根据张军社介绍,福建舰航母的入列将为中国海军带来三方面的变革和能力飞跃。第一是舰载战斗机作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辽宁舰和山东舰使用滑跃起飞方式,无法让舰载战斗机做到满油满弹起飞,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发挥受到影响。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以使战斗机实现满油满弹起飞,增大了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增强了战斗机的攻击能力。

第二是航母作战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福建舰仅需90秒便能将一架歼-15T战斗机发射出去。在满负荷的情况下,能起降的舰载机架次每天可以达到270~300架次。根据公开报道,山东舰曾在9天内共起降570架次,平均每天63架次。

第三是使航母编队构成了攻防一体的远海作战体系。除了搭载歼-35第五代战斗机以及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福建舰还搭载了空警-600。"此前,大型的固定翼预警机无法从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甲板上起飞,航母编队只能靠直升机预警,现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让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得以上舰。在远离国土的远海大洋上,空警-600能为航母编队提供数百公里远的预警范围,让编队看得更远,反应更快。这样,实际上福建舰编队就形成了一个由航母预警机自我预警,歼-35、歼-15T战斗机具备远海攻防作战能力的新型海上作战体系。"张军社进一步说。

宋忠平分析说,福建舰加入现役后仍需不断训练、磨合与自我考核。"在各类军事斗争准备、对抗演练,甚至遭遇对手激烈对抗的过程中磨砺自身、提升实力。福建舰加入现役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此后才是真正的考核阶段,未来福建舰也将大展身手。"

两艘航母同在一个港口的原因

对于福建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同在三亚入列,张军社分析说,未来一个时期内两艘航母可能会同时部署在南海的同一个港口,有两点原因。

首先,因为南海是中国沿海平均水深最深的海域,与东海、黄海相比,南海海域面积更大、更辽阔,水深更深,海况更复杂,更适合航母开展实战化训练,更利于福建舰在该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其次,福建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在同一个港口驻扎,更利于组成双航母编队,执行远海防御作战、夺取远海制空制海权,还可以执行对陆打击以及支援岛礁进攻作战等作战任务。

张军社进一步分析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发展航母旨在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

他表示,"福建舰的入列使得双航母部署在南海成为事实,由于航母具有强大的攻防作战能力,这无疑将对'台独'分裂势力以及个别对中国图谋不轨的外部势力产生战略威慑作用,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福建舰入列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三航母时代

据张军社分析,在福建舰正式入列后,中国海军未来可以在远海组成三航母编队,执行海上防御作战任务。由于航母搭载的战斗机性能先进、作战能力强,三航母编队未来可以在远海形成更广泛的制空制海作战范围,使中国海军在远海对海域的控制可由间断性、临时性的控制发展为持续性控制。

他说,"未来的福建舰与辽宁舰、山东舰进行三航母编队联合作战,可利用航母之间舰载机互降、3个航母编队防空圈叠加,以及交互掩护补给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战术创新,拓展航母编队远海作战范围,使航母编队真正具备远海独立作战能力。"

宋忠平也表示,回顾过去,辽宁舰、山东舰的舰载机梯队不够完善,主要依靠歼-15战机和直升机构建体系作战,这种体系作战能力相对有限。如今,由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作战能力,使战斗力和保障力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标志着中国航空母舰从解决"有无"问题,转向重点解决质量问题和战斗力倍增问题。"尽管中国目前仅有三艘航母,但一艘比一艘强,战斗力和保障力展现出更强大的后劲与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山东舰和辽宁舰并非单打独斗,它们各自拥有航母战斗编队。编队中包含最新型导弹驱逐舰、水下核潜艇以及最新型综合补给舰等,形成了强大的联合保障能力,进而铸就了强大的战斗力。"宋忠平表示,由此可见,中国航母战斗编队的战斗力和保障力正日益强大。

未来:中国还需要建造更多的航母

福建舰正式入列后,中国海军进入了三航母时代。专家介绍,从航母作战运用的规律,以及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巨大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等情况来分析,3艘航母只能满足最低程度的作战要求。根据航母使用的常规作法,有3艘航母的话,可以使一艘航母处于维护状态,一艘航母进行战斗训练,一艘航母处于战备执勤状态。"未来中国还需要建造更多的航母,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张军社说。

宋忠平也分析说,就中国而言,三艘航母的数量其实并不充裕。中国拥有广泛的发展利益与海外利益,进入三航母战斗编队时代,虽使维护国家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让解放军海军真正迈入蓝水海军、战略海军序列,但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某些妄图干涉中国统一大业的不怀好意势力,我国航母作战实力在性能、数量、作战经验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这位军事专家强调,中国并不谋求与任何国家开展航母军备竞赛,发展航母秉持适度适量原则,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中国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领土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是我们必须达成的目标。因此,强化包括航母在内的核常兼备军事能力十分必要,这有助于提升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实力。"

今年9月在国防部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第四艘航母即首艘核动力航母在大连造船厂开建"。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不掌握具体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始终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和装备技术发展,推进航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