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失控?27国要联合出兵,中方专机直飞俄罗斯,事情不简单
据环球时报消息,前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等27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首脑齐聚巴黎,举行了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者联盟"峰会 。这场峰会将对乌军事援助,以及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驻军队等敏感问题纳入讨论范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志愿者联盟"自当年2月形成以来的第三次峰会,规模和规格均为最高。然而,作为国际事务中的关键角色,美国却未派代表出席此次峰会,白宫高官甚至对英法力推的战后向乌克兰派兵计划加以嘲讽,称其"只是做做样子" 。
马克龙(资料图)
在这次峰会上,马克龙表示,欧洲的武装军队很可能会在乌克兰,会根据最终的和平协议作出相应行动。由法国主导的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者联盟",计划联合派出一支强大且装备先进的军队前往乌克兰。不过,马克龙也强调,这支部队并非"维和部队",不会部署在前线,也不会为乌克兰而战斗,只是一支单纯的"保障部队",旨在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训练、医疗、后勤等保障。但俄罗斯方面对此反应强烈,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指责这是以维和任务为幌子,实则策划对乌克兰的军事干预,这种干预极有可能导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
实际上,对于派兵乌克兰这一计划,并非所有参与"志愿者联盟"的国家都表示赞同。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明确表示,除非是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否则意大利不会派遣部队执行任务。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也宣称,克罗地亚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派兵乌克兰行动,因为行动的基本条件,即各方都同意的和平协议尚未达成 。
从各方态度不难看出,此次"志愿者联盟"峰会虽雄心勃勃,但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面临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其派兵计划的推进注定困难重重。而美国的缺席与嘲讽,更让欧洲的这一行动显得有些孤立无援。在欧洲为乌克兰问题焦头烂额之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 。
马克龙(资料图)
据澎湃新闻报道,王毅外长此访是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邀请,旨在同俄方一道推动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就下阶段中俄关系发展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 。在访问期间,王毅外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会面。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保持着密切的高层互动。此次王毅外长访俄,延续了中俄长期以来良好的关系,为两国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中俄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以经贸合作为例,近年来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2024年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 。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稳定供应中国,满足了中国的部分能源需求;而中国的优质商品和先进技术也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在航天、核能、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双方的合作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不断为两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始终秉持着"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携手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面对国际舆论场中一些不实言论和无端指责,中俄双方相互声援,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国际形象 。
马克龙(资料图)
回到欧洲的"志愿者联盟"峰会,欧洲国家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展现自身的影响力,却面临着内部分歧和外部压力的双重困境。美国的态度暧昧不明,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关于俄乌冲突的政策,让欧洲国家感到不安。特朗普此前曾表达改善美俄关系的意向,甚至对乌克兰矿产资源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使得欧洲国家担心美国会在俄乌问题上抛弃欧洲,独自与俄罗斯达成某种协议 。
从美国《纽约时报》3月29日发布的一项调查也可看出端倪,该调查显示美国政府介入俄乌冲突的程度远超外界预期,美国军事和情报官员深度参与乌克兰的作战行动,甚至批准袭击俄罗斯领土内的目标 。这表明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远比表面上复杂,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值得深思。欧洲国家一方面希望借助"志愿者联盟"来保障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刺激俄罗斯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