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据台湾媒体10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近九个月,但至今尚未宣布新的对台军售案。对此,美国国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日前吹风称,在台湾通过1132亿新台币(1新台币约合0.22人民币)特别预算后,可望看到特朗普宣布首批对台军售,美方可能会推进。

马文君在立法机构质疑台军特别预算社交媒体

现任印太安全研究所主席的薛瑞福接受台湾"中央社"专访表示,许多事情取决于台湾是否通过特别预算,若这笔预算如同台湾官员所描述的那般庞大,相信美方会支持批准相关军售。

他表示,当下,美国国防部要求台湾防务支出达到GDP的百分之十,却又不批准军售,"这确实说不通"。因此,他认为美方正在等待台湾"真正拿出资金",也就是通过特别预算,才会有所反应。

对于赖清德日前吹嘘的"台湾之盾",薛瑞福表示,台湾需要具备从高空进行感测与追踪的能力,包括来自卫星、飞机及陆基雷达的信息,还需要一套能整合资料并优化反应的综合指挥系统。

要能侦测并追踪来自空中的威胁,包括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既要看硬件,也要看软件。他预期这些系统主要将来自美国国防工业,包含新兴技术能力,而不仅是大型国防企业,一些崛起的中小型国防科技公司也必须与台湾合作。

对于美国国会议员提出美台共同生产武器构想,薛瑞福指出,目前美国国内面临军备短缺问题,提升岛内生产能力有助于增加台美双方都有使用的武器。在台湾预先储备武器,对应对台海可能战事"也非常有帮助"。

为刺激经济,增加军事支出和退税,台湾行政机构9月11日通过"因应国际情势强化经济社会及民生防务韧性特别预算案"(简称"特别预算"),共编列5500亿元新台币的特别预算,其中包含普发给台湾居民的现金2360亿元,以及台湾防务部门的1132亿。

这笔钱将用于投资台湾反导能力建设。几天前,赖清德抛出打造"台湾之盾"(T-Dome),鼓吹建构所谓"最严密防空系统",年底前将通过新防务安全特别预算,计划利用"特别预算"带动防务与军工产业发展。

"特别预算"尚未过关,却已引爆外界争议。

国民党民意代表马文君9日指出,台当局行政机构编列的5700亿元新台币,特别预算中,台当局防务部门独揽逾千亿,但部分项目用途令人难以信服,从每张要价5万元新台币的长官座椅,到单瓶高达120元新台币的战备水,都让人质疑"强化防务"是否变成"强化设备"。她直言,这笔高达1132亿元新台币的预算不仅金额庞大,更涉及多项与战备无关的采购项目,台防务部门应给社会一个合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