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盼已久的调整比例终于在上周公布了,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流程可真是牵动人心,在历年调整中今年调整消息发布的最早,但调整方案发布的最晚,现在已经7月中旬了,如果调整方案再迟迟不发,那么7月还有可能完成所有补发工作吗?虽然今年的情况跟以往都不一样,但根据之前的工作流程看7月底前应该会完成所有工作的。

调整比例确定后很多人对今年的调整方案就不抱希望了,毕竟直接下降1%个点还是会影响不少的,确实是这样的,小编看了前两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也是在逐年下调的,所以今年大概率还会下调涨幅的额度,但是另一方面调整比例通知里又再次强调了,各省在制定方案时要合理,并向养老金低的人员重点倾斜,这样大家对具体调整方案又有了一些小期待,想看看今年的重点倾斜是怎么完成的,很多网友留言说,要给低收入人员倾斜调整就是直接涨钱最好,那么能直接实现这样的"提低限高"吗?今年的调整方案还没有出来,我们可以根据去年的调整方案简单分析一下。去年只有北京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里算是有直接涨钱的一个调整,这个直接涨钱不是指定额调整,而是制定了一个绝对值6813元,低于标准的涨30元,高于标准的涨15元,其他调整方式依然是定额+挂钩+倾斜调整。但这种调整方式是否能被全国推广还不好说,毕竟涉及到定多少钱为标准而又涨多少的问题还是有困难的,即使定好了也不一定会有那么多资金。

今年的调整方式定额增长+挂钩调整+倾斜增长,其实这个调整方式里也能实现部分"提低限高"的作用。比如说定额部分,这是无任何条件的统一金额增长;挂钩部分是根据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进行的,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按照本人实际情况按比例增长;倾斜调整是满足条件的可以额外领取一部分补贴,比如年满70周岁以上的退休老人,或者在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那为什么这个调整方式可以有提低限高的作用呢?

我们以去年的辽宁省方案为例,假如退休金金2200元,工龄25年,和退休金5000元,工龄40年的相比较,肯定是退休金5000元的涨幅多,能涨到113元,但是经过计算对比,退休金金2200元的涨幅程度在3.41%,而退休金5000元的涨幅程度只在2.26%,涨幅程度上低收入人员的更划算。还有其他城市方案对比的话,都是低收入人员的涨幅在平均水平之上。

那么今年如果因为调整比例下调了,方案的调整内容也要下调的话,更希望能在定额部分和挂钩调整部分合理调整,比如提高定额增长,毕竟是直接涨幅的钱,多涨一些低收入人员也能多一些实惠;还有工龄挂钩部分,建议继续发挥工龄长就吃香的优势,对于高于30年以上的工龄单价再提高一点,或者养老金挂钩稍微下调也是有利于拉近养老金高低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