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央视《上新了!中国航天员》甩出王炸--第四集直击神十九乘组返程全程。

总台记者崔霞扛着VR摄像机"钻"进中国空间站,那画面跟开了"太空直播"似的,连返回舱里的操作按钮都能看清纹路,看得人手心直冒汗。

要说这趟星际之旅,神十九乘组可是攒了不少"独家记忆"。

凌晨4点飞船分离时,VR镜头扫过天和空间站的舷窗,能看见宇航员贴在玻璃上的便签纸,歪歪扭扭写着"记得关电源"。

崔霞的声音从耳机里冒出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神舟十九号缓缓后退,就像离家的孩子一步三回头。"

这话听得人心里发酸,想起每次过年离家时,父母扒在车窗上瞅人的模样。

返程最惊险的要数"黑障区"那段。

VR画面突然变成雪花屏,解说员说这是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表面温度飙到1600℃,把信号都"烧断"了。

画面黑了整整三分钟,比看悬疑片还揪心。等再亮起来,返回舱已经"披"着火焰往下掉,像颗划过夜空的火流星。

有观众在弹幕里喊:"这哪是回家,分明是坐'太空过山车'!"

说起VR全景视角,这回可算开了眼。

以前看航天报道,只能远远瞅个轮廓,这回连宇航员膝盖上的操作手册都能看清字。

崔霞站在"空间站"里,伸手就能摸到悬浮的笔记本,转头还能跟返回舱里的乘组"打招呼"--虽说隔着屏幕,但那身临其境的感觉,跟自己当了回航天员似的。

有网友调侃:"建议给VR镜头颁个'最佳航天员陪练奖'!"

对比前几年的返程报道,这回的VR技术简直"开了挂"。

记得神舟十二号返程时,画面还停留在地面监控视角,返回舱落地扬起尘土那刻,看得人直拍大腿。

如今倒好,镜头直接"钻进"太空,连宇航员捏着扶手的指节发白都能看见,跟趴在人家耳边"围观"似的。

有老航天迷感慨:"以前是'看个热闹',现在是'跟着心跳'。"

接下来最让人期待的,当属东风着陆场的"太空快递签收"环节。

VR镜头已经提前"踩点",能看见搜救队的直升机排成方阵,气垫船在沙地上划出白印。

按计划,中午12点左右返回舱就会"砸"向地面,到时候VR画面会不会捕捉到宇航员出舱的第一句话?

说不定还能听见他们肚子咕噜噜叫--听说太空餐吃久了,最想的还是地球的热乎面条。

这趟"星际之旅"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硬核又温柔"。

返回舱的烧蚀材料能扛住上千度高温,VR镜头却能捕捉到宇航员眼里的星光。

有人说,航天是浪漫的科学,这话真没错。

当VR画面里的地球越来越大,宇航员调整座椅准备着陆时,那场景像极了游子看见家乡的灯火--不管飞多远,心里总装着一个叫"地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