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时候入伏?怎么计算入伏时间?今年三伏天热吗?看看民间谚语有什么说法!
俗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中伏,覆盖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2025年三伏天的计算严格遵循中国传统历法中的 **"干支纪日法"** 和 **"夏至三庚数头伏"** 的规则。以下是详细计算步骤和原理:
一、入伏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老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以夏至为基准,通过庚日周期性(10天)锁定入伏时间。
1. 入伏起点:夏至后的第三个 "庚日"是初伏(头伏)的第一天。
2. 中伏长度:夏至到立秋之间的 "庚日"数量 决定中伏时长(10天或20天)。
3. 末伏起点:立秋后的第一个 "庚日" 是末伏的第一天。
二、2025年三伏天是什么时间
我们知道,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农历六月初六)。
找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 → 第二个庚日 → 第三个庚日(即入伏日):
2025年三伏天完整时间表
1、 初伏 : 7月20日 - 7月29日 ,10天,7月20日入伏
2、中伏 :7月30日 - 8月8日 ,10天 ,8月20日 ,
3、末伏: 8月9日开始,8月18结束 。
三、老话中的科学智慧**
1、"秋包伏,热得哭":
"秋包伏",就是说立秋后才进入末伏。看看2025年立秋(8.7)在末伏(8.11)之前,属于 "秋包伏",预示末伏仍持续高温。
2、六月初十雷唱歌,阴阴湿湿半月多
六月初十,指的是农历,眼看就要到了,当前天气酷热难熬,热浪滚滚,已进入盛夏酷暑,高温炙烤大地。
但是,如果六月初十这天,迎来雷雨天气,电闪雷鸣,那么谚语预示后续半月多是阴雨连绵,雨水多发,是个潮湿天气。
3. 六月初十晒龙袍,四十五天不用刀
民间流传着典故: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晒龙袍日",也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如果天气晴朗,一直延续到初十若仍晴热,预示长期干旱少雨,不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过去连砍柴的刀都闲置了。
2025年小暑为7月7日,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来看,晴热少雨。
综合来看,2025年的三伏天(7月12日-8月20日)出现"酷热"天气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公众需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